“爸,您的意見我讚同,聽說上海和廣州方麵正在搞數字BP機基站建設,我的兩位同學在上海,有不少BP機定單,我們可以去競標接一些訂單過來做啊。”
“至於新車間的事,我覺得組織力量把德州TI公司的技術資料儘管翻譯完畢。”
“現在是李雪峰個人在做義務勞動,加班加點進展緩慢,我的意見是把那四名大學生中抽出兩個人,再加上資料情報室的一名新調來的英文翻譯,組成一個翻譯小組,交給李雪峰負責。”
薑汝祥聽罷拍案道:
“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李雪鋒這個年輕人我們要好好培養,給他壓擔子。”
“不光讓他負責翻譯小組,我還準備把唐建強調到2號車間擔任車間副主任,主持工作,讓李雪峰當他的助手。”
“2號車間人員重新組建,把剛分配來的中專生和技校生,全部交由唐建強負責。”
“這主意好是好,就是李雪鋒來廠才三個月,目前屬於試用期,技術職稱還沒評定,這樣…”
劉豐有些疑惑,可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薑汝祥給打斷了。
“這有什麼,非常時期破格晉升他為助理工程師,由你在技術委員會提議,我簽署。”
沒想到嶽父在對待李雪峰這件事情上,膽子很大也很有魄力。
“好的爸,這事我讓唐建強和主管工程師言成功兩人聯名,向總工辦提交推薦意見,這樣更穩妥。”
劉豐附和之外,他考慮得更加周到。
“嗯。”
薑汝祥滿意地點頭,“你抓緊去辦吧。”
劉豐允諾,起身離開。
兩天之後,在封裝車間的資料檔案室裡,翻譯小組率先成立。
“同誌們,全國都在深化改革開放,大搞四個現代化,而我們廠麵臨‘軍轉民’的轉折點上。”
“除了思想意識要解放,生產技術要發生巨大變化,以適應民品市場的需求。”
“民用電子產品IC特點是體重小,容量大功率強的數字信號,所以,我們必須要使用這條新的IC生產線。”
劉豐用眼神掃視了在座的五位成員,沉聲道:
“這條封裝生產線是美國德州TI公司出品,隻要出一故障,整條生產線就會‘趴窩’,我們束手無策。”
“因為我們沒有這方麵的專業人員,連生產線的使用說明書,保養維修手冊,結構圖等都是全英文。”
“以前我們生產軍工IC,基本沒使用它,也就不重視,可民品IC則要用這條生產線了,而且今後是要滿負荷運轉。”
“咱們不可以一生產就趴窩,然後去找老外來維修,代價昂貴,這不僅是指維修人員費用,還有耽誤生產,時間成本極高。”
他喝了口茶水,最後強調道:
“所以,廠部決定由我們自己解決基本保養和維修事宜,這就關係到生產線整套資料的中文翻譯。”
“翻譯的關鍵點在於:既要句子通順邏輯合理,又要描述精準,但凡有偏差那就是災難。”
“為此廠部正式成立翻譯小組,由你們四人組成,任命李雪峰同誌為組長。”
“時限為五十天,任務完成之後每人額外有一筆獎金,你們的中、晚餐和加餐等供應,一律由職工3食堂專人負責。”
劉豐的長篇大論,既是戰前動員又是下達任務,以及具體工作要求,大家聽得都很清楚。
隻是每個人的反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