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農業革新_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為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 227 章 農業革新(2 / 2)

考核合格的學生,會被授予“技能證書”,並推薦到相應的崗位任職。

比如農業專業的學生,可到縣衙的“農業局”協助推廣新的種植技術;

工業專業的學生,可到“示範工坊”參與蒸汽機的應用研發。

大明新學館的設立,在應天府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起初,士紳階層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學習農工技藝是下賤之事,不願讓子弟入學;

但普通百姓卻十分踴躍,紛紛送孩子報名。

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不用科舉也能當官、謀生的好機會。

隨著第一批學生畢業,展現出了出色的能力。

選拔人才事情,陳林沒有過多參與,主要交給朱標和方孝孺去推行。

他現在的主要精力得放在技術推廣與產業革新,讓大明邁入蒸汽時代

行政體係改革為革新掃清了障礙,接下來,陳林與朱元璋將重點放在了技術推廣與產業革新上。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讓大明在五年內邁入真正的蒸汽時代,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工業基礎。

首先是農業從靠天吃飯到科學種植。

農業是大明的根本,若農業不發展,百姓吃不飽飯,任何革新都無從談起。

因此,技術推廣的第一步,從農業開始。

最重要的就是改良種子與種植技術推廣。

現代農業專家李老帶著團隊,先在衛所的“試驗田”裡進行了種子試種。

他們帶來的改良種子包括“高產水稻”“抗蟲小麥”“耐旱玉米”。

這些種子是現代培育的優良品種,適應性強,產量比大明本地種子高出三成以上。

試種過程中,李老團隊詳細記錄了種子的生長周期、需水量、需肥量,並根據大明的氣候特點,調整了種植方法。

試種成功後,陳林與楊士奇一起,向朱元璋申請了“種子推廣計劃”。

朱元璋對此十分支持,下令從國庫中撥出專款,並要求應天府下轄的各縣,每縣選擇兩個“示範村”,推廣新的種子與種植技術。

為了讓農民接受新方法,李老團隊采取了“手把手教學”的方式。

他們親自到示範村,教農民如何“浸種”,用溫水浸泡種子,提高發芽率。

如何“合理密植”,根據土地肥力,確定每畝的種植株數,避免過密或過稀。

如何“施肥”,區分基肥與追肥,教農民如何將化肥與農家肥混合使用。

同時,他們還在村裡舉辦“田間課堂”,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光合作用”“病蟲害防治原理”。

雖然農民們聽不懂“光合作用”這樣的術語,但通過“葉子能讓莊稼長得更好”“提前噴灑藥粉能防止蟲子吃莊稼”這樣的通俗解釋,也逐漸理解了新方法的好處。

示範村的成功很快見效。

秋收時,種植改良種子的農田,畝產比往年高出了近四成,農民們捧著沉甸甸的糧食,臉上滿是笑容。

消息傳開後,其他村子的農民紛紛主動要求推廣新種子與種植技術,農業革新的“星星之火”,就這樣在應天府一代點燃了。


最新小说: 貞觀悍師:從教太子逆襲開始 重生後種田失敗 區區小權想讓我告白 源蒼道 穿越之托瑞爾戰記 京色纏春 快穿:惡毒女配又被男主覬覦了 我在北宋當妖道 殘次品的我該如何完美存活 共夢後,佛子他破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