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這是要乾什麼?
去年剛接受我們的朝貢,如今為何突然派水師前來?
還要我們歸還漢四郡?”
王禑聲音顫抖,語氣中滿是恐懼。
大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應聲。
這時,站在原高麗使臣樸仁勇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臣以為,大明此舉名為催還漢四郡,實則是想吞並我高麗。”
“沒錯大王,北方所謂漢四郡乃是我高麗的屏障,若歸還大明,我高麗便無險可守,遲早會被大明吞並!”
說話之人正是高麗的實權將領李成桂。
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多年來掌控高麗兵權,在軍中威望極高,早已暗中覬覦王位。
此次大明施壓,在他看來,正是奪取王位的絕佳時機。
王禑聞言,更加慌亂:“那該如何是好?
大明水師勢大,我們根本無力抵抗啊!”
李成桂故作沉思,片刻後說道:“大王,大明雖強,但也忌憚‘不義’之名。
如今大明派使者前來,讓大王前往遼陽覲見,無非是想逼迫大王臣服。
不如大王先答應前往遼陽,拖延時間,同時臣暗中調動軍隊,加強邊境防禦。
待大明使者離開後,我們再聯合其他藩國,共同對抗大明。”
王禑本就無主見,聽李成桂說得有理,當即點頭:“就依李將軍之計!
明日我便接見大明使者,答應前往遼陽覲見。
李將軍,調動軍隊之事,就拜托你了!”
李成桂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
次日,禮部右侍郎石凱抵達開城,在王宮見到了王禑。
石凱態度嚴肅,宣讀了朱元璋的旨意,要求高麗歸還漢四郡,並讓王禑前往遼陽覲見。
王禑按照李成桂的囑咐,故作順從,當場答應了所有要求,承諾三日後便啟程前往遼陽。
石凱見王禑如此配合,心中稍安,便暫時在驛館住下,等待王禑啟程。
當晚,李成桂暗中召集心腹將領,在府中密議。
“大王已答應前往遼陽,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李成桂坐在主位,目光掃過眾人。
“大明勢大,若我們繼續追隨王禑,遲早會被大明吞並。
不如趁此次大王前往遼陽之機,將他除掉,由我代替他前往覲見朱元璋。
隻要能獲得大明的支持,我便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王位,到時候再徐圖發展,未必不能與大明抗衡!”
眾將領早已是李成桂的心腹,聞言紛紛附和:“願聽將軍號令!”
李成桂滿意點頭,當即製定計劃:“三日後,大王啟程前往遼陽,途中會經過一片山林。
我會安排人手在山林中設伏,除掉大王與他的親信,對外則宣稱大王途中遭遇山賊襲擊,不幸身亡。
然後我再攜帶國璽前往遼陽覲見朱元璋,請求大明冊封我為高麗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