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過後,徐達卻依舊眉頭緊鎖。
“西域軍與遼東軍相距千裡,若是協同不當,恐會被北元各個擊破。
況且草原地形複雜,我軍不熟悉路況,萬一陷入重圍,後果不堪設想。”
朱標也附和道:“父皇,如今大明剛修通應天至北平的鐵路,國庫消耗甚巨。
若再發動大規模北伐,需調用大量糧草、軍械,恐會加重百姓負擔。
不如暫緩北伐,待國庫充盈、軍隊休整完畢後,再作打算。”
朝堂之上,頓時分成兩派。
支持北伐的大臣認為,北元已陷入合圍,此時正是鏟除的最佳時機,若錯過此次機會,北元休養生息後,必成大患;
反對北伐的大臣則擔心糧草不足、軍隊協同困難,恐會重蹈當年藍玉北伐糧草不濟的覆轍。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沉默良久。
他轉頭看向一直未發言的幾個年輕臣子:“你們怎麼看?”
幾個小年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年紀最長的楊士奇站出。
“陛下,臣以為,燕王殿下的計劃可行。
其一,遼東已定,西域歸附,北元三麵受敵,已是驚弓之鳥,士氣低落;
其二,我軍有新式火器部隊,戰鬥力遠超北元騎兵;
其三,陳林大人已在北平修建了臨時的鐵路支線,可將糧草快速運至長城沿線,再由騎兵轉運至前線,糧草補給不成問題。”
他頓了頓,繼續道:“但需注意兩點:一是要明確西域軍與遼東軍的進攻時間,務必同時發起攻勢,不給北元喘息之機;
二是要派使者聯絡草原上與北元敵對的部落,讓他們從側麵襲擾北元,分散其兵力。”
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
他看向陳林,問道:“北平的鐵路支線能否支撐北伐的糧草運輸?”
陳林上前一步:“北平至長城沿線的鐵路支線已修建完成,可通行貨運火車。
每列火車可運糧草五千石,每日可往返兩次。
若全力運轉,每日可運糧草一萬石,足以支撐西域軍和遼東軍的糧草需求。
此外,我們還在鐵路沿線設立了糧倉,提前儲備了三個月的糧草,可隨時調用。”
朱元璋心中徹底放下心來。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眾臣,沉聲道:“朕意已決!準燕王所奏,命西域軍與遼東軍於七月初一同時向哈拉和林發起進攻!
徐達!”
“臣在!”徐達躬身應道。
“朕命你為北伐總調度,坐鎮北平,協調西域軍與遼東軍的糧草補給和軍情傳遞。”
“臣遵旨!”
“太子!”
“兒臣在!”
“你負責調動全國糧草,優先供應北伐軍。若有延誤,朕唯你是問!”
“兒臣遵旨!”
“陳林!”
陳林白了一眼,但還是拱手道:“臣在!”
“你負責聯絡草原部落,許以賞賜,讓他們襲擾北元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