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一道道旨意下達,朝堂之上的爭議瞬間平息。
朱元璋看著眾臣,語氣堅定:“北元擾我大明邊境數十年,殺我百姓,掠我財物。
今日,朕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江山,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此次北伐,定要徹底鏟除北元,讓草原之上,再無戰事!”
洪武十九年七月初一,草原之上驕陽似火。
朱棣率領西域軍主力五萬騎兵、三千火器部隊,從阿爾泰山山口出發,向北挺進。
與此同時,遼東總兵官馮勝率兩萬騎兵,從克魯倫河下遊向西推進。
兩支大軍如同兩把鋒利的尖刀,直指北元的心臟,哈拉和林。
北元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得知大明大軍來襲,驚恐萬分。
他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有人建議向東逃往遼東,可遼東已被大明占領;
有人建議向西逃往中亞,卻聽說阿爾泰山山口已被大明軍隊封鎖。
走投無路之下,脫古思帖木兒隻能集結五萬騎兵,並召集周邊能召集的大小部落,共計8萬餘騎兵,在哈拉和林以南的鄂爾渾河兩岸列陣,準備與大明軍隊決一死戰。
七月十五,朱棣率領的西域軍抵達鄂爾渾河南岸。
隔著寬闊的河麵,他們看到北元軍隊在北岸列成密集的騎兵陣型,旗幟飄揚,刀光閃閃。
趙剛站在朱棣身邊,舉起望遠鏡觀察對岸的敵情,沉聲道:“殿下,北元軍隊雖多,但陣型混亂,士氣低落。
我們可先用迫擊炮轟擊其陣型,再派火器部隊渡河,建立灘頭陣地,最後讓騎兵衝鋒,一舉破敵。”
朱棣點頭,沒有任何廢話,下令迫擊炮部隊開火。
十門迫擊炮同時發射,炮彈拖著長長的尾焰,越過河麵,落在北元軍隊的陣型中。
“轟隆!轟隆!”
爆炸聲此起彼伏,北元軍隊的陣型瞬間被打亂,士兵們四處奔逃,戰馬受驚嘶鳴。
“火器部隊,渡河!”
趙剛一聲令下,三千名火器士兵乘坐羊皮筏,快速向對岸劃去。
北元軍隊想要射箭阻攔,卻被大明軍隊的燧發槍壓製。
密集的彈雨如雨點般射向對岸,北元士兵紛紛倒下。
很快,火器部隊登上北岸,迅速列成方陣,向四周開火。
北元軍隊的騎兵幾次想要衝鋒,都被彈雨擊退。
朱棣抓住時機,下令騎兵渡河:“全軍衝鋒!活捉脫古思帖木兒!”
五萬大明騎兵如潮水般渡過鄂爾渾河,揮舞著馬刀,衝向混亂的北元軍隊。
北元軍隊本就被迫擊炮和自動步槍打得膽戰心驚,此刻麵對大明騎兵的衝鋒,更是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紛紛轉身逃跑,整個戰場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脫古思帖木兒坐在戰馬上,看著潰敗的軍隊,心中充滿了絕望。
他知道,大勢已去,再抵抗下去也隻是徒勞。
他拔出腰間的彎刀,想要自刎,卻被身邊的侍衛攔住:“大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還有機會逃走,日後再圖複國!”
侍衛們架著脫古思帖木兒,轉身向動逃竄。
朱棣看到後,立刻率領一支精銳騎兵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