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個打火機能換一桶油呢!"
"瞎說!李處長說了,十個換一桶..."
陳樾卻蹲在農具車間,仔細檢查著改良後的鐮刀:"這個刃口角度還得調整,東南亞的水稻杆更粗..."
6月20日,第一批外貿產品整裝待發。碼頭上,工人們正將印著"紅星"商標的木箱裝船。趙廠長看著清單直咽口水:"五萬個打火機,十萬個塑料盆,兩萬把鐮刀...這得換回多少石油啊!"
陳樾卻盯著另一艘船——那是前往東南亞的貨輪,滿載著改良農具。"等這批橡膠運回來,我們的輪胎廠就能開工了..."
七月盛夏,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東南亞的橡膠到港,接著是毛熊的石油專列駛入邊境。更讓人振奮的是,用東南亞糧食換來的第二批毛熊石油也順利成交。
在新建的戰略儲備倉庫裡,陳樾看著巨大的儲油罐被注滿,終於長舒一口氣。保管員老張樂得合不攏嘴:"多少年沒見過這麼多油了!夠咱們廠用上三年!"
7月中旬,陳樾突然接到一個特殊任務——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獻禮設計新產品。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三天三夜,終於拿出一款會發光的塑料玩具坦克。
"這..."趙廠長看著樣品目瞪口呆,"裡麵裝電池了?"
"熒光粉。"陳樾神秘一笑,"白天吸光,晚上發光。毛熊的孩子肯定喜歡..."
果然,樣品剛送到外貿部,就收到了毛熊方麵加急訂單——十萬個!要求一個月內交貨。
7月25日,全國工業化會議在京召開。陳樾的設計圖紙被複製成上百份,發往全國各地。輕工局王局長在大會上宣布:"要在半年內建成二十個打火機廠,三十個塑料製品廠..."
散會時,李處長悄悄拉住陳樾:"毛熊那邊想加訂十萬個打火機,還要新型玩具...你看?"
"再加一條生產線!"陳樾毫不猶豫地說,"不過得讓他們用石油設備來換!"
回到兵工廠,陳樾立即著手擴建生產線。他創造性地提出"母廠帶子廠"的模式——由兵工廠總廠提供核心部件,各地分廠負責組裝。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快速擴大了產能。
八月初,當第一批由分廠組裝的塑料盆運抵港口時,連見多識廣的碼頭工人都驚呆了:"這麼多盆...得洗多少衣服啊!"
而此刻的陳樾,已經帶著技術團隊轉戰新的戰場——研發以橡膠為原料的軍用產品。有了穩定的橡膠供應,兵工廠終於可以生產防毒麵具、輪胎等急需物資了。
"這個防毒麵具的濾罐..."陳樾在實驗室裡反複調試,"要用三層不同密度的橡膠..."
與此同時,石化廠二期工程也順利投產。看著煉油塔冒出的滾滾白煙,陳樾想起了穿越前看過的一句話: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現在,兔子終於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8月15日,一個意外的喜訊傳來——毛熊同意用一套完整的石油鑽探設備換取五百萬個打火機。陳樾聽到消息時,正在玩具廠檢查生產進度。
"五百萬個..."他喃喃自語,隨即露出笑容,"通知所有分廠,三班倒!"
當晚,陳樾站在新建的石化廠高塔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區。打火機廠的機器聲、玩具廠的笑聲、農具廠的鍛打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工業交響樂。
"係統,計算當前石油儲備。"陳樾在腦海中下令。
【戰略儲備:滿足6個月需求】
【工業消耗:可持續供應】
【軍事儲備:達到戰備標準...】
陳樾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嘴角微微上揚。有了這些黑色黃金,即將到來的寒冬,或許不會那麼難熬了。而在碼頭上,又一艘滿載塑料玩具的貨輪正鳴笛啟航,向著遙遠的北方駛去...
與此同時,在南方某港口,一群工人正忙著卸下從東南亞運來的橡膠。這些散發著特殊氣味的褐色塊狀物,將被送往新建的橡膠製品廠,變成防毒麵具、輪胎、密封件...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著無聲的準備。
而在兵工廠的檔案室裡,一份標著"絕密"的報告正在封存。報告顯示:通過三個月的國際貿易,兔子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石油戰略儲備體係,同時獲得了發展橡膠工業的關鍵原料。這一切,都源於那個五月初的清晨,一台趴窩的"山貓"運兵車,和一個靈光乍現的貿易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