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過程中,陳樾注意到幾位毛熊專家一直在交頭接耳,還不時用警惕的目光掃視四周。他悄悄提醒安保人員加強戒備,防止技術泄密。
當晚的歡迎宴會上,氣氛卻異常熱烈。夏毛工程師們推杯換盞,用俄語、中文甚至手勢交流著。伊萬諾夫教授喝得滿臉通紅,拉著陳樾的手說:"年輕人,你們用五年走完了我們二十年的路!"
十一月初,技術談判正式啟動。陳樾作為首席技術顧問全程參與,每天都要應對各種刁鑽的專業問題。
"我們希望能引進這兩項技術,"毛熊代表團團長在第一次正式會談中開門見山,"作為交換,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工業援助,包括最新的煉鋼技術和機床製造工藝。"
中方代表沉穩回應:"這兩項技術對我們的國防建設具有戰略意義,必須慎重考慮..."
談判桌上暗流湧動。白天,雙方代表唇槍舌劍;晚上,陳樾還要準備各種技術資料到深夜。他的嗓子說啞了,眼睛布滿血絲,但看到毛熊專家們眼中的欽佩,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十一月中旬的一個雨夜,陳樾正在宿舍整理資料,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開門一看,竟是渾身酒氣的伊萬諾夫教授,手裡還拎著半瓶伏特加。
"年輕人,陪我喝一杯。"老教授不由分說地擠進門,一屁股坐在床邊。
兩杯酒下肚,伊萬諾夫的話匣子打開了:"知道嗎?我們出發前,克格勃給我們每人發了一份資料,說夏國連像樣的拖拉機都造不好..."他打了個酒嗝,"現在我回去要寫報告,說夏國的無人機技術至少領先我們五年!"
陳樾微笑著給他斟滿酒:"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向毛熊老大哥學習的地方。"
"不,不,"伊萬諾夫搖著手指,酒灑了一地,"現在該是互相學習了。對了,"他突然壓低聲音,酒氣噴在陳樾臉上,"我接到指示,如果你願意去莫斯科工作,可以給你院士待遇,彆墅,專車,要什麼有什麼。"
陳樾愣了一下,隨即笑道:"我的根在夏國。不過很感謝您的美意。"
老教授盯著他看了幾秒,突然大笑起來:"好!有骨氣!來,乾了這杯!"
十一月下旬,談判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夏毛雙方達成了曆史性的技術合作協議:毛熊將免除夏國2.4億盧布的債務,並提供156個重點工業項目的援助;作為交換,夏國將向毛熊轉讓"翼龍2"無人機和千噸級龍門吊的大部分核心技術。
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陳樾站在角落裡,看著兩國代表在閃光燈下交換文件,心情複雜——既為國家的成就感到自豪,又擔心技術優勢被超越。
"放心,"會後,副總理特意找到他,"我們轉讓的都是即將淘汰的第一代技術。再說,"領導神秘地眨眨眼,"用不了半年,我們就會有更先進的"翼龍3"了。"
十二月的第一天,毛熊專家團帶著數十箱技術資料啟程回國。與此同時,三百多名毛熊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陸續抵達夏國,分赴各地的工廠、研究所和高校。
在大連造船廠,陳樾接待了新來的毛熊專家組。組長彼得羅夫是個豪爽的烏克蘭人,一見麵就給了陳樾一個熊抱:"終於見到傳說中的天才設計師了!我帶了家鄉的蜂蜜酒,今晚一定要喝個痛快!"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夏毛工程師們同吃同住,共同工作。毛熊專家帶來了先進的質量管理體係和標準化生產流程,夏國工程師則展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一個寒冷的早晨,陳樾和彼得羅夫站在船廠碼頭,看著朝陽下的龍門吊。巨大的鋼鐵結構上結了一層薄霜,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知道嗎,"彼得羅夫突然說,"莫斯科方麵把你們的龍門吊稱為"東方奇跡"。"
陳樾笑了笑:"這是夏毛同誌共同努力的成果。"
彼得羅夫拍拍他的肩膀:"你們確實創造了曆史。不過,"他狡黠地眨眨眼,"我們毛熊工程師很快就會追上來。"
"那我們隻好跑得更快了。"陳樾望著遠處海平麵上躍出的朝陽,輕聲說道。
十二月底,當最後一批毛熊專家完成工作交接後,陳樾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歡送會。宴會上,夏毛工程師們把酒言歡,有人唱起了《喀秋莎》,有人跳起了民族舞。伊萬諾夫教授喝得酩酊大醉,拉著陳樾的手說:"一定要來莫斯科!我帶你參觀我們的航天中心!"
夜深了,陳樾獨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凜冽的北風呼嘯而過,但他的心裡卻暖洋洋的。這三個月來,他見證了夏毛友誼的深化,也親曆了夏國工業的飛速進步。
遠處,新建的鋼廠高爐噴吐著熊熊火焰,將夜空染成絢麗的橘紅色。陳樾知道,在這片火光的照耀下,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到來。而他,正是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回到宿舍,陳樾打開筆記本,開始規劃下一階段的工作。窗外寒風呼嘯,但春天的種子已經播下。在筆記本的扉頁,他鄭重地寫下了一行字:"1956,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