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三大列強(排除阿莉卡)趁著拉西亞內戰,出於削弱拉西亞帝國的目的,讓沙華和曼納海姆這兩個曾經屬於拉西亞的大公國從拉西亞獨立出去。現在除了阿斯加德之外的三國,出於挑唆阿斯加德和拉西亞打起來的目標,又同意放棄對這兩個國家的【獨立保障宣言】。
而阿斯加德吞下傑克斯達克之後,其實真正目標是高盧……所以奧丁三世也同意這個方案。
這就十分詭異了!
康斯坦丁這蠢貨皇帝本來就不想看到伯利亞公國好過,對於忤逆他權威的安德烈可謂一點好印象都沒。雖然他的臣子們都勸他好好跟安德烈說話,甚至有人提出嫁個公主給這匹【伯利亞大種馬】,但康斯坦丁就是不爽。
這下好了,列強居然都跑來支持他,不光勸和,還讓出曼納海姆和沙華這兩塊大蛋糕。這下他坐不住了啊!
拉西亞人對皇帝的評價曆來簡單粗暴,能為拉西亞打下新地盤的就是好皇帝,能打下地,哪怕你放個屁都是香的。
可內戰中,這兩個大公國是在他任上獨立的,他今年55歲,他實在不敢想在這情況下他掛了,自己死後會留下什麼惡名。
偏偏他治理國家的水平不能說沒有,至少也是【政治】、【軍事】、【外交】、【魅力】四個一的水平。
內戰這麼多年過去,國家壓根沒恢複強盛。
這就很尷尬。
國家是治理不好的,皇帝的譜又必須擺。
這就形成了一種心比天高命如紙薄的扭曲狀態。
如今列強齊齊跑來求他調停伯利亞和亞馬托的‘邊境衝突’,康斯坦丁十八世愣是有一種萬國來朝的滿足感。
“好好好,諸國的意見朕知道了。朕會跟封臣們商討一下再回複諸位使者。”
拉西亞皇帝回頭立即召集封臣。
尤蘇波夫親王首先表示質疑:“列強哪會有這麼好心?伯利亞公國被打,他們支援。現在打贏了,他們又想反對?陛下,列強支持的東西,絕對沒好事。”
原本皇帝都聽進去了,結果廷內兩個重臣齊齊表示反對。
他倆分彆代表聖彼得大公和基夫裡斯大公這兩個選帝侯。這兩位大公堪稱皇帝的左臂右膀,當年投票時,他倆也是最有呼聲成為皇帝的,後來隻是出於政治交易,才讓康斯坦丁這貨當了皇帝。
他倆的意見也很簡單,趁著列強開口子,儘快拿回曼納海姆和沙華,完成帝國的統一。
兩位大公的代表如此表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帝國是散裝的,每個選帝侯有自己的地盤。聖彼得大公的地盤在帝國西北,比鄰曼納海姆,他早就看曼納海姆不爽了,而且這個獨立出去的小國離聖彼得城太近,讓大公沒安全感。
基夫裡斯大公則是西部邊境跟沙華接壤。
他倆的想法就是,無論帝國打哪一家,都不會讓這兩個分裂出去的國家再保留相對獨立的地位,那麼他倆的地盤就可以擴張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歐羅巴大平原,跟遠東那塊滿眼是永久凍土的不毛之地不同。
這全是錢,全是權,全是人口!
他倆早就看鄰居眼熱了。
動用帝國的軍力打這兩家,到頭來肯定肥了他倆。
至於將來跟阿斯加德對上?
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