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的手指扣住窗台的磚縫,有碎渣紮進指腹。
傘骨——他想起今早董嵐說的“反向滲透“,想起蘇晚提過的“影軌程序“,想起林阿誠昨晚在遊輪上打的摩爾斯電碼。
原來所有線索都是傘骨,撐起那把遮天的傘。
“宋昭?“蘇晚的聲音帶著點顫,“傘骨...是不是他們說的"賬鏈"?“
“是。“他望著父親照片裡彆在胸口的警徽,“而且這把傘,燒不毀。“
下午四點的基金會地下資料室,碎紙機的轟鳴像頭困獸。
林阿誠站在監控屏前,看著手下將一摞摞文件塞進吞吐口,紙頁被絞成細條時,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拆遷現場,那些被推土機碾碎的房契也是這樣的下場。
“停。“他突然抬手,黑色西裝袖口露出一截金表。
手下愣了愣,碎紙機的嗡鳴戛然而止。
林阿誠抽出最底下那份報銷單,“LJ097地契變更完成“幾個字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留一份原件。“他用鋼筆尖挑起那張紙,“送去保稅倉。“
手下欲言又止:“可是林總,上麵說要徹底...“
“他們以為我們燒了,才會放心去查。“林阿誠的指節敲了敲碎紙機,金屬碰撞聲像某種暗號,“等那兩個警察拿著假賬滿世界跑的時候...該踩進坑裡的,是他們。“
他轉身撥通電話,聲音放得溫柔:“告訴周副市長,獵物已經咬鉤。
清紙行動...可以啟動了。“
傍晚七點的江風卷著濕氣,宋昭的警服外套搭在蘇晚肩上。
她盯著他遞來的鑒定報告,“偽造“兩個字被紅筆圈了三次,像兩團要燒起來的火。
“他們想讓我們用假賬當籌碼。“宋昭踢飛腳邊的石子,石子濺起的水花驚飛了一隻夜鷺,“但假賬裡藏著真線索——1998年的無酸紙。“
蘇晚忽然低頭翻包,帆布包內側的暗袋裡,銅牌紋路的掃描件在路燈下泛著藍光。“沈老師的《南枝脈序解碼表》裡,"三房七脈"對應的是地契繼承密鑰。“她的手指劃過掃描件上的紋路,“真正的賬本...不在紙上,在傘骨最初生成的地方。“
宋昭望著她眼裡的光,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雨夜裡,被他從人販窩裡抱出來的小女孩。
當時她縮在牆角,後頸的山茶狀傷疤在手電筒光裡泛著青,現在那道疤應該已經淡了,但此刻他看著蘇晚後頸被風吹起的碎發,突然確定——就是她。
“城建局舊檔案科。“蘇晚抬頭,目光像把淬了火的刀,“1998年的無酸紙原始登記簿,應該還在那。“
夜風掀起她的袖口,一截鋼筆露了出來。
筆帽上“沈門習字“四個字,與陳德海案裡那支證物鋼筆的刻痕,分毫不差。
宋昭的手機在這時震動,屏幕亮起——是董嵐發來的定位:“城建局舊檔案科,明早六點三十分開放。“
江對岸的霓虹燈突然全部熄滅,黑暗中,蘇晚的銅牌閃了一下,像顆未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