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的腳步聲與馬蹄聲,如同滾雷,響徹雲霄。
兩支龐大的軍隊,如兩條黑色的巨龍。
一條向東,一條向西。
緩緩開動,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趙鋒站在長亭內。
目送著大軍遠去,直到最後一麵黑龍旗消失在地平線的儘頭。
他才緩緩收回目光。
轉身。
臉上那股鐵血的殺伐之氣,已然儘數斂去。
“回宮。”
……
麒麟殿。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氣氛肅穆。
趙鋒高坐龍椅,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
“諸位愛卿,大軍已然出征。開疆拓土,有賴武功。但守成治國,更需文治。”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列文臣之首的李伯智身上。
“李愛卿,還有半月,便是我大楚立國以來的第一次科舉大典。此事,關乎國本,籌備得如何了?”
李伯智聞言,手持玉笏,從隊列中走出。
他躬身行禮,聲音沉穩而清晰。
“回陛下,科舉諸般事宜,已儘數準備妥當。”
“其一,考場設置。我大楚五十二郡,三百餘縣,皆已設立考場。”
“考場內外,由當地駐軍與錦衣衛共同戒嚴,確保萬無一失。”
“其二,考官選派。此次恩科,總主考官由臣擔任。各郡縣主考,皆由禮部與吏部共同考核,選派德才兼備之士擔任。”
“另,陛下之前派出的三十六名督察禦史,已於三日前,全部抵達各自轄區,潛伏於市井之中,暗中監察,若有舞弊之舉,可先斬後奏!”
“其三,試卷命題。此次考題,由臣與夏侯大人,並禮部幾位學士,共出十稿,封存於宮中。”
“考前三日,由陛下親自抽選其一,連夜印刷,八百裡加急送往各郡縣。試卷運送途中,全程由錦衣衛精銳押送,人卷不離,確保題目不會提前泄露。”
李伯智條理分明,將所有細節一一道來。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所有官員都聽得暗自心驚。
這科舉的保密與監督之嚴密,簡直是聞所未聞!
尤其是那三十六名手持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的督察禦史。
如同一柄柄懸在所有考官頭上的利劍,誰敢動一絲一毫的歪心思?
趙鋒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欣賞的,正是李伯智這種滴水不漏的周密。
“很好。”
趙鋒站起身,踱步走下高台。
“此次科舉,雖然隻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看似倉促。但這卻是我大楚廣納天下英才的最好機會!”
“朕要的,不隻是會引經據典的腐儒。朕更要的,是懂得農桑、水利、算學、格物的實乾之才!”
“傳朕旨意,此次科舉,分設文、理兩科!”
“文科,考經義、策論,為國選相!”
“理科,考算學、格物、水利、營造!為國選匠!”
“兩科同榜,不分高下!凡上榜者,皆為天子門生,量才錄用,授予官職!”
轟!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尤其是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舊臣,更是臉色劇變。
理科?
將那些工匠之術,與經義策論並列?
這……這簡直是斯文掃地!
有辱聖賢!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正欲開口勸諫。
“陛下,此舉……”
趙鋒的目光,冷冷地掃了過去。
那老臣隻覺一股冰寒刺骨的殺意將自己籠罩。
剩下的話,硬生生卡在了喉嚨裡,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趙鋒沒有理會他,而是看向李伯智和夏侯昱。
“此事,就這麼定了。”
“朕要讓全天下的讀書人,和能工巧匠們都看看。”
“在我大楚,隻要你有真才實學,無論出身,無論貴賤,朕,都給你一個一步登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