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裡,李靖迎著李世民滿是怒火的眼睛道:
“陛下,臣最初也隻是從那幾道指印,猜測趙仙羆可能天生神力。
可後來經過調查,得知他原先隻是一名太學普通學子,並未習過武。
如此,他既然拒絕做臣的弟子,臣考慮到他根本沒有做官的念頭,也就沒有再對他在意。”
李世民臉色陰沉:“那後來呢?後來他用那麼狠絕殘暴的方式殺了高無憂高無缺,還有那個高句麗的淵蓋蘇文!
你為什麼還不把你知道的一切告訴朕,讓朕有所防範!”
李靖怔怔道:“臣…當時覺得他既然要離開大唐,到境外隱居,又承諾絕不會幫助外族傷害大唐百姓…”
李靖說不下去了。
當時不僅是他覺得趙仙羆離開大唐後,根本不會再製造出任何動靜。
所有人都是和他一樣的看法。
誰能想到,趙仙羆一離開大唐,就把吐穀渾、吐蕃攪了個天翻地覆,還以始皇帝後裔身份,重建了對大唐極具威脅的大秦帝國。
李世民怒不可遏:“他的話你也信?他連作為子民最基本的忠誠都沒有,你竟然認為他真的會守得住嘴上說的那幾句話?”
話剛一說完,李世民右手一扶額頭,意識到自己當時和李靖一樣。
不,他比李靖更糊塗。
他明明都想到了趙仙羆離開大唐後可能並不會安分,但是他根本沒有在意。
因為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如今這樣的局麵。
李世民很是懊惱,來回踱步。
他猛地站定腳步,看著李靖道:“李靖,當初你就不應該多管閒事,你就該看著他對朕動手,那樣的話,他豈能活到今天!”
那次可以名正言順誅殺趙仙羆的機會,現在成了李世民最是追悔莫及的事情。
李靖心裡不這麼認為,道:“陛下您是萬乘之尊,臣豈能看著您冒險,況且當時的情況臣認為確實很危險。”
李世民怒不可遏:“你把朕當成什麼了?朕自少年就上馬殺敵,一張弓射殺不下千人,一根長槊也殺了不下百人,朕不是靠文治,而是靠著武功帶領你們打下的天下!
當時趙仙羆手裡沒有兵器,要是他真敢動手,朕豈不是正好可以名正言順殺他,永絕後患!”
李靖沉默。
他還是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沒錯,那是他大半輩子麵對無數種類型敵人,形成的本能嗅覺。
李世民瞪眼看著埋頭躬身的李靖。
片刻,他臉色恢複平靜。
“趙仙羆的事先不說,那趙仙羆的那個堂弟趙伯都,又是怎麼回事?你早就看出他是天生的將才?”
李靖點頭。
“相術大師袁天罡擅長給人卜卦相麵,臣向他討教了一點識人之術,方便臣在作戰時善於用對人。
加上臣自己的一些理解,看出趙仙羆堂弟趙伯都是個可塑之才,所以曾想收其為徒。”
真實情況是袁天罡曾經預言李靖有將帥之才,並提醒李靖要懂得在關鍵時候激流勇退。
但李靖不能這樣說,否則就是自己斷了自己退路,哪怕以後激流勇退也會被皇帝時刻盯著。
李世民沉著臉看著李靖,他對袁天罡的相麵之術早有耳聞。
可他更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一直沒有重視。
不然他早就讓袁天罡給李承乾李泰兩人看看,究竟誰會在將來繼承他的皇位。
大殿裡一時陷入安靜。
李世民聽完李靖的解釋,怒火雖然消除不少,可不打算就此放過李靖。
李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再上戰場。
現在這個時候剛好應了袁天罡當初對他的提醒,要懂得在關鍵時候功成身退。
他當即伏在地上,請求道:“陛下,臣本來想為陛下拿下吐穀渾,打完臣這輩子的最後一戰。
但陛下您也看到了,臣老了,開始犯糊塗了,臣已經不能再為陛下效力。
臣請陛下格去臣的一切職位,讓臣回家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