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兒倒是帶領著弟兄們到死人山裡躲清閒了,隻是可憐了呂止冬。
對上,呂止冬要照顧劉四兒的父母雙親;對下,呂止冬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其中還包括劉四兒的一個私生子。
更讓阿錦吃驚的是,呂止冬還要遭受官府的恐嚇威脅。
如果劉四兒是個好人,那也就罷了。
偏偏劉四兒不是個好人。
劉四兒在在死人山裡缺衣少食,他實在是待不住了,於是回家探親。
呂止冬見到了丈夫,急忙拿出好酒好菜。
可巧這個時候官差前來挨家挨戶搜查罪犯。
呂止冬安排劉四兒跳窗逃走,自己前去開門。
這群官差可非常難糊弄,開門晚了,可是要撞門的,到時候就是得不償失了。
劉四兒因為許久沒見葷腥了,所以拚命地往嘴裡邊塞肉,因此,錯過了最佳逃跑時間。
呂止冬把官兵引到屋子裡,何巧讓官兵看見一個男人正在跳窗逃跑。
劉四兒是山村野夫出身,自幼在山裡長大,腳力比官兵好上一大截,不一會兒,官兵就被他遠遠甩在身後。
官兵一看追上劉四兒無望,於是就拿刀指著劉四兒的家人,隻要劉四兒乖乖投案,他們就願意放過劉四兒的家人。
可是劉四兒卻不為所動,也不顧哇哇大哭的孩子,撂下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們是生是死,與我何乾?”
官兵無奈,於是把劉四兒的家人關押在監牢內,以備上級盤問。
因為常年打仗,勞動力嚴重不足,呂止冬和家人被押到礦山服苦役。
機緣巧合之下,遇見了劉四兒的發小孫大山。
依靠呂止冬的聰明才智,在孫大山的幫助下,呂止冬和家人這才順利逃出了礦山。
好不容易逃出苦海的呂止冬聽說丈夫為了躲避追兵一直藏在死人山裡,於是隔三差五,前來為丈夫送吃的、喝的、穿的。
死人山距離劉四兒的家有五十多裡路,來回一趟就是一百多裡,呂止冬為了省錢,都是來回步行。
阿錦偷聽到他們的談話之後,撇撇嘴。
這個呂止冬和柳柳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呀。
這個劉四兒究竟有什麼好,竟然讓呂止冬如此癡迷?
或許有人認為,如果劉四兒真的聽了官兵的話,那麼才是一家人大禍臨頭的日子。
因為,官兵們一旦抓了劉四兒,一定不會放過他們家人。
反之,如果劉四兒故意說狠話的,表明自己壓根不在意家人,還能為家人爭取一線生機。
阿錦是何等明白之人,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本質。
如果劉四兒心中真的有家人,就不會貪戀美味的食物了,反而會擔心家人受牽連,早早地跳窗逃走了。
可見,劉四兒本質上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阿錦瞧二人的模樣,呂止冬也就三十多歲的模樣,劉四兒儼然是一個年過半百的中年人了,他最起碼比呂止冬年長十餘歲。
劉四兒身上究竟有什麼魅力,竟然讓呂止冬如此心甘情願地為他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