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隻有一個皇帝,但是奈何每個人都想嘗嘗鮮兒。
劉四兒不僅要麵對舊朝廷的鎮壓,還要與其他起義軍進行競爭。
其中,劉四兒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平燕王楚顯峰。
楚顯峰是貴族的後代,因為爺爺犯下了大罪,家族中的成年男丁幾乎被殺光,家族從此走向沒落。
因此,楚顯峰與舊朝廷之間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他自幼力大無窮,成年之後更是身材魁梧,有大力士的美稱。
楚顯峰一直在暗中聯絡就舊部,期待有一天能夠推翻舊朝廷,為族人報仇雪恨。
當舊王朝日落西山的時候,楚顯峰率先打響了反抗的第一槍,得益於舊貴族的號召力,楚顯峰軍隊的數量最大,戰鬥力也最強。
當然了,這也會給劉四兒帶來極大的壓力。
阿錦仔細思考著,這麼說來,如果舊皇帝倒台,新皇帝極有可能在楚顯峰和劉四兒之間誕生,難不成麵相之說在《百花圖鑒》中真的成立?
舊朝廷不僅要鎮壓國內的叛亂,而且還要抵禦周邊強大的外敵,在兵力貧瘠的情況下,舊朝廷選擇了向外敵舉起了寶劍。
於是這給了劉四兒喘息的機會。
他率領弟兄們從死人山上走下,開啟了燒殺搶掠之旅。
官員們得知,正是因為有孫大山的幫助,呂止冬及其家人才能順利從礦山中逃出,於是下令捉拿孫大山。
孫大山走投無路,隻能被迫遠離了家鄉,四處逃竄。
何巧在路上碰到了劉四兒,孫大山又加入了起義軍。
孫大山腦子靈活,擅長謀略;劉四兒重情重義,善於收買人心。
兩人一拍即合,劉四兒的隊伍得到了空前壯大。
劉四兒還采取孫大山的建議,改變了以往“占領一座城池,殺光、搶光、燒光一座城池”的戰略,反而開始整肅軍紀,如果還有誰進城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等待他的就是軍棍伺候。
每攻占一座城池之後,劉四兒都會重申一遍軍紀,確保“攻城先攻心”。
車馬遙遠,信息流通不暢,隨著起義規模的擴大,百姓們隻知道劉四兒帶領的隊伍是體恤百姓的仁君,卻忘了之前劉四兒的殘暴。
孫大山的安撫政策的確有效,有的城池竟然主動打開了城門,地方官員為首下跪,主動獻降。
此時的舊朝廷已經式微,王朝覆滅是遲早的事情,日益壯大的劉氏軍隊,引起了平燕王楚顯峰的注意。
什麼樣的劉四兒最讓楚顯峰安心?
死了的劉四兒最讓楚顯峰安心!
劉四兒有大軍護佑,楚顯峰動他不得,但是他可以拿劉四兒的家人開刀。
兩軍對峙之際,誰都按兵不動。
孫大山察覺出了異樣,連忙派兵去保護劉四兒的家人。
想到楚顯峰的軍隊快人一步,等到劉氏軍隊趕到的時候,劉四兒的家人早已被楚顯峰的人裝進了囚籠之中。
“劉四兒,你看看這是誰?!”
楚顯峰派人把五花大綁的劉四兒家人押了上來。
父親、母親、妻子、大兒子、小兒子,劉四兒的家人並沒有一個人僥幸逃脫魔爪。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