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客從善如流。“這些猞猁經過人為訓練。”
這種手段不稀奇。
當年修建張家古樓的時候,張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手就那麼多,人哨也有限,做不到全方位覆蓋。
那個時候到處都亂,全世界人民苦的命不如老鼠。邊境線管理也非常混亂。不止越南人經常會過來渾水摸魚,白皮佬也不少。
後者就算了,沒怎麼在林子裡生活過,行動沒那迅速。越南人則非常擅長鑽林子,比較難對付。
為了節省人力,張家人也會有意識訓練一些野獸。相比於數量不多且沒有團隊協作性的猞猁,野狼更符合他們的要求。
所以當時的猞猁,大多會被張家人獵殺,然後用於投喂狼群,以便馴化。狼會捕食猞猁幼崽,成年猞猁為了減少種族威脅,也會下意識捕殺狼崽。
用猞猁投喂,也符合當地狼的食譜。
也有人嘗試馴養猞猁,但它的各種行為模式太受限,最後還是被淘汰了。
張海客隻是沒想到,在十萬大山裡竟然有人花那麼多時間來訓練這種動物,而且想辦法讓它們團體協作。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們的主人一定很閒。”張海客如是說。“大概率平時除了生存也沒有彆的事情要做,所以可以花大量時間訓練這種動物。”
張海桐讚同。“沒錯,當時的族長也是這麼想的。他身上帶了硫磺,所以被猞猁圍攻的時候,直接從兜裡掏出來丟進火堆。”
當時和族長交流的時候,他也覺得有意思。難道真應了那個梗,家貓有家人喂,野貓有野人喂嗎?
硫磺是最容易搞到的驅趕野獸的東西,所以小族長會隨身帶也很正常。他在林子裡待了那麼久,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硫磺產生的煙霧和味道讓這些猞猁十分狂躁,但又不敢輕易靠近。
張起靈飛快扯過繩子,將手電筒卡進肩膀上的扣帶,而後用繩子固定。隨後他抽出了刀。
猞猁對強光非常敏感,但不知道他們接受了什麼訓練,硬生生頂著生理不適撲了上去。
“族長並沒有手軟,但也不可能跟這些東西耗著。所以殺掉幾隻猞猁突圍後,他直接一頭紮進了湖裡,並關掉了手電。”
“一般情況下,猞猁不會浮水。加上硫磺和火源乾擾,這些猞猁很快就撤了。”
張海桐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杯身上的偉人頭像正對著張海客,露出和藹的笑。
“夜色太深。族長紮進湖水出水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人影站在岸邊的樹叢裡看他。”
張起靈立刻遊向岸邊。
但他在水裡的速度根本趕不上那人跑的速度,而且浮水的動靜不小,那個人察覺到張起靈在靠近,因此飛快的跑了。
事情到這裡,小族長已經決定在山裡多待一些日子。上岸後他快速整理好物資,並決定明顯按照猞猁的痕跡去找那個人。
猞猁作為獨立性極強的生物,能夠團體行動,說明馴養的人類就在這附近。它們既然要聽從命令,肯定不會離那個人類太遠。
動物可不像人類會隱藏各種生理痕跡。
找到它們,很容易。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