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站在那兒,眉頭擰成了個疙瘩,臉上寫滿了疑惑,活脫脫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模樣。
在冬天掃蕩?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呐!以往的鬼子掃蕩,時間那是相當“規律”,要麼選在春季,企圖一舉消滅咱們八路軍;要麼就瞅準秋季,目的是大肆搶奪糧食,實現他們那臭名昭著的以戰養戰計劃。
還有更惡毒的,就是放火燒毀即將成熟的莊稼,一把火下去,乾乾淨淨,讓根據地顆粒無收,以此來限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
可眼下是什麼時候?
大冬天啊!
秋莊稼早就收完了,冬小麥才剛剛種下去,有的種子還在土裡沉睡沒發芽,就算發了芽的,那麥苗也就幾寸高,稀稀拉拉的。
這個時候鬼子來掃蕩,能得到什麼?
……
恰好今天是周末,穿越回現代,抽空就查看資料,可是資料不多。
撓了撓頭,算了,就李八千那不著調沒正行的性格,查不到,就不查了,莽就完事兒了。
當下最重要的,是趕緊好好學習老前輩們反掃蕩的精妙戰術,再就是馬不停蹄地去尋找那些能打阻擊、設埋伏的關鍵卡點。
到時候,讓小七瞅準機會,再多乾幾票漂亮的,殺殺鬼子的威風!
……
此刻在太原的筱塚義男,氣得臉都扭曲了,眼睛裡仿佛要噴出火來,恨不能把小七抽筋剝皮、飲其血、食其肉,再把骨頭嚼個粉碎。
保城和沙縣的丟失,那可是小鬼子進攻中國以來頭一遭,大本營發來的電報措辭嚴厲,滿是嗬斥。
後來又出了運兵車被全殲的事兒,其他戰區運兵都順順當當,偏偏就他華北第一軍的地盤出了事!
整整一個聯隊,小三千人馬,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沒了!
這一次,大本營發來的可不是簡單的嗬斥了,而是充滿懷疑的質問。
這質問可比嚴厲嗬斥厲害多了,隻要他再不能讓大本營滿意,筱塚義男麵臨的,就是被調回國內,然後被編入預備役。
這意味著他輝煌的軍事生涯將徹底終結,往後隻能在慘淡和落寞中度過餘生。
筱塚義男徹底發了狠,直接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王牌部隊——第36師團。
要知道,當初武漢會戰要抽調第36師團參戰,筱塚義男可是費了好大勁兒給攔了下來。
除了第36師團,還有剛從武漢戰場撤回的獨立混成第4旅團,以及駐蒙偽軍的兩個師。
可彆小瞧了這兩個偽軍師,裡麵有不少高麗棒子和來自灣灣的士兵,戰鬥力不容小覷,而且這些家夥對我國軍民那叫一個凶殘,手段極其殘忍。
……
李八千在現代查閱了整整一周的資料,剛一閉眼再睜眼,又變回了亮劍世界裡的小七。
第二天,也就是亮劍世界裡得知鬼子掃蕩消息的第二天。
旅部的命令就傳了過來。
一是詳細通報了敵情,此次來犯的是鬼子的第36師團和獨立混成第4旅團,兵力號稱四萬,還有偽軍兩個師,兵力約兩萬。
二是命令李雲龍迅速集結部隊,原地待命,等候下一步指示。
三是要求趙政委即刻前往旅部開會。
聽到命令的李雲龍和趙剛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行動了起來。
小七則在腦海裡飛速檢索相關資料:
日軍第36師團,師團長井關隆昌,下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又下轄2個步兵聯隊,此外還配有工兵、騎兵、炮兵、輜重各一個聯隊,總兵力達人。
獨立混成第4旅團,旅團長片山省太郎,下轄獨立第11、12、13、14、15共5個步兵大隊,再加上旅團炮兵隊、工兵隊、通信隊等,總兵力在5000—7000人左右。
可翻遍了腦海,關於兩個偽軍師的詳細資料卻怎麼也找不到。
小七眨了眨眼,心裡默默盤算著,這小鬼子可真會虛報兵力,滿打滿算,也就三萬出頭,居然敢號稱四萬。
……
時間回撥三天前,潛伏在太原的我方特工,冒著極大的風險,以最快速度傳回了鬼子即將對我根據地發起掃蕩的緊急消息。
消息一到,八路軍上級瞬間進入高度緊張的狀態,徹夜燈火通明。上級的領導們深知此次事態嚴重,圍坐在一起緊急商商應對之策。
他們心裡都清楚,這仗怎麼打,全得依據敵人的兵力來定。
如果進犯的鬼子不足一萬,那咱就咬咬牙,憑借著頑強的戰鬥意誌和靈活的戰術,爭取一舉將其吃掉,狠狠打擊鬼子的囂張氣焰;
要是超過一萬,敵眾我寡之下,就隻能暫時撤離,保存住寶貴的有生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可要是超過三萬,情況就萬分危急了,部隊隻能分散突圍,儘可能減少損失。
畢竟在這一時期,整個晉西北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滿打滿算也就六萬出頭,兵力上並不占優勢。
當鬼子具體進攻部隊的詳細情報傳來,上級會議室裡頓時一片沉靜,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仗還怎麼打?
我方六萬兵力對上鬼子六萬,可鬼子戰力強悍,空中有飛機盤旋偵察、掩護轟炸,地上有坦克大炮開路,彈藥充足,裝備精良到了極點。
反觀我們八路軍,雖說也有六萬兵力,但武器裝備卻相差懸殊,甚至不一定有六萬條槍。那子彈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平均下來人均不足十發。
在這樣的巨大差距下,要取得勝利,談何容易。
這場關乎根據地生死存亡的會議,一直持續了兩天兩夜。
儘管兩天兩夜沒合眼,上級首長們卻毫無疲態,眼神中透著堅毅和冷靜。他們不斷分析戰局,權衡利弊,
最終,咱副上級定下作戰方案:一打一撤!
打,是為了撤!
不給予鬼子迎頭痛擊,以鬼子的進攻速度,我方部隊和根據地百姓一個也走不了,隻有主動出擊,打亂鬼子的進攻節奏,才能為撤離爭取時間。
撤,同樣也是為了打!
隻有讓後勤部隊和老鄉們順利撤離,才能讓負責戰鬥的部隊放開手腳,不用為了掩護老鄉而瞻前顧後,付出無謂的犧牲,讓他們能夠毫無顧忌地投入戰鬥。
除了武器彈藥和必要的糧食,其他物資全部放棄。能掩埋的就掩埋,防止被鬼子利用;不能掩埋的,為了不讓鬼子得到絲毫好處,就果斷燒掉。
命令一下達,整個根據地陷入了一片火海。
老鄉們含著淚,親手點燃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屋,親手挖的水井也被掩埋,帶不走的糧食被小心翼翼地埋進地道裡。帶不走的雞鴨豬羊,老鄉們也隻能親手殺死,埋到冰窟窿裡,滿心期許著等趕走鬼子,還能回來吃上一口肉。
……
時間回到現在,從旅部匆匆返回的趙剛,顧不上喝口水,就立刻傳達了旅部的命令。
獨立團駐防殺狼口趙家峪劉家溝一線,這裡有著小七帶領獨立師精心挖掘的地道坑道,坑道錯綜複雜,易守難攻,還有密密麻麻的雷場。
李雲龍接到命令後,立刻展現出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緊急進行部署。
二營駐守劉家溝,四營駐紮殺狼口——殺狼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暫時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憑借地形優勢進行有效阻擊。
三營、五營、六營駐紮趙家峪,這裡位置關鍵,需要較多兵力防守。
而一營則作為總預備隊,隨時待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為啥不讓六個連的三營去防守殺狼口呢?
這其中可藏著咱李雲龍的小心思,三營長沈泉打仗勇猛無比,在衝鋒陷陣時那是一把好手。
但這次阻擊任務,可不是光靠勇猛就能完成的,更需要指揮官的沉著冷靜和靈活應變,還要有那麼一點點的“狡猾”。
咱老李早就看明白了,全團最狡猾、心思最活絡的就數二營長劉平安和四營長王全寶了,把他們放在關鍵的防守位置,老李才覺得心裡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