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天裡,五虎將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摔筷子,拍桌子,甚至那酒碗的粉碎聲,不時的響起……
在這三天裡,五虎將的人生也發生了巨大的蛻變,好像破繭而生的蝴蝶……
用李八千和小七的話說,李雲龍和趙剛已經從團級思維上升到了師級思維。
用李雲龍和趙剛的話說,李八千和小七已經徹底融入了獨立團。不過,這話似乎說的早了點。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楊秀芹,眼光和境界快速提升,雖然現在領導一個團還差強人意,但是領導一個營,已經是綽綽有餘。
三天後,獨立團發布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組織構架。
團長,李雲龍。
政委,趙剛。
副團長,李八千,小七。
團教官,楊秀芹。
小七的副部級,張大彪的副團長,沈泉的參謀長,全都被李雲龍暫時免去職務,等跟上級會合了再說。
戰鬥營。
一營長,張大彪。
二營長,沈泉。
三營長,遊義壽。
四營長,劉德發。
五營長,趙鐵柱。
六營長,孫德勝。
團直屬部隊。
警衛營,魏大勇。
偵察營,段鵬。
炮兵營,王承柱。
神槍營,王喜奎。
擲彈營,王根生。
上述五營,兵員從各個戰鬥營選拔,不再接收新兵。在戰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拆分配屬。
近衛連,擴編為團直屬營,營長楊秀芹。原近衛連戰士,十二歲以上的,全部補充到戰鬥營,擔任班排長職務。所缺兵員在轄區兒童團中選拔。
目前轄區內的兒童簡直不要太多,有親人的多,沒有親人的孤兒那就更多了,這些兒童,牢記小鬼子的刻骨仇恨,咱獨立團不養活,咱還是戰士嗎?還是當院嗎?
通訊連與機要科合並,組建通訊營,原機要科科長鄭耀先任營長。所缺兵員,從本地山民和知識分子當中選拔。
獨立團六千兵員劃分為戰鬥連,補充連和新兵連。戰鬥連就像是全團的拳頭,在擴兵的同時,保證獨立團的戰力不會下降。
要知道,兵力增加戰力下降的虧,咱們的部隊可是吃了不少。
戰鬥連,劃分為單字連和複字連。複字連接受單字連指揮。例如,一營一連,下轄1連,101連,102連,103連,共計四個連。一營二連,下轄2連,201連,202連,共計三個連。
連排一級取消擴兵權。不會再出現一個連九個排,一個排七班,或者一個連隻有一個排的混亂局麵。
每個戰鬥連都是四排加四班建製。
四個排,三個步兵排,一個火力支援排。
火力支援排配屬六挺輕機槍,六具擲彈筒。在戰鬥中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拆分,加強三個步兵排。
四個班,偵察班,警衛班,通訊班,炊事班。
總兵力165人。
這樣的一個連,進攻,可以擊潰甚至殲滅一個小鬼子小隊:防禦,利用地形,可以防禦一個小鬼子中隊。
這樣,在兵力的使用和調配上更加靈活。
而且也沒有挫傷各個營連的積極性。作為一名連長,隻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多帶領幾個複字連;作為營長,隻要你有能耐,你可以多組建幾個補充連,上報團部後,可以將補充連改編為戰鬥連。
原營、連、排的組織構架,被擴展為營、單字連、複字連、排的組織構架——兵力擴展太快,而獨立團又不可能擅自升格為獨立旅——這也是無奈的最佳選擇。
而所有擴充的兵員,全部到趙家峪參加新兵訓練,合格後,才能加入補充連。
因此,在八路軍軍史上濃墨重彩的“第二次趙家峪大練兵”拉開了帷幕……
喜歡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請大家收藏:()雙穿亮劍:小七八千玩得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