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訓練,就要燒掉幾十萬。這根本無法商業化。”
實驗室裡的氣氛,瞬間從狂喜,跌落到凝重。
一個無法投入實際應用的模型,無論多先進都隻是一個昂貴的玩具。
“問題出在哪裡?”陸若溪問。
“CPU。”蘇陽一針見血。
“我們現有的計算架構,是以CPU為核心的。它擅長邏輯控製,但不擅長這種大規模的,並行的,浮點運算。”
“‘女媧’模型的參數量太龐大了。每一次訓練,都像是在讓一個邏輯學家,去做幾億次單純的加減法。效率太低了。”
蘇陽有些沮喪,像是攀上了一座高峰,卻發現,山頂之上還有一片無法跨越的天空。
……
淵龍科技,頂層辦公室。
陸沉淵看著林遠遞交上來的,來自盤古實驗室的報告。
報告的最後,是蘇陽的親筆簽名以及他遇到的困境。
算力瓶頸。
陸沉淵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他當然知道解決方案。
GPU。
圖形處理器。
在他穿越前的世界裡,正是這個為了電子遊戲而生的小小芯片,在十幾年後,意外地開啟了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
它擁有數以千計的核心,專門為處理大規模並行計算而設計。
用它來跑深度學習模型,就像是找到了最契合的那把鑰匙。
他現在就可以把這個答案,直接告訴蘇陽。
這能為他,為淵龍科技,節省下至少三到五年的摸索時間。
讓“女媧”模型,提前降臨這個世界。
但是……
陸沉淵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
他陷入了沉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直接給出答案,蘇陽和他的團隊,會失去一次最寶貴的,獨立解決頂層設計難題的機會。
這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是一種損害。
科技的進步,不隻是靈光一現。
更重要的,是那個不斷試錯,不斷碰壁,最終找到正確道路的過程。
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陸沉淵深思熟慮後,做出了決定。
他不乾預。
至少,現在不。
他拿起電話,接通了林遠。
“告訴蘇陽,他的報告我看了。”
“‘女媧’模型很有價值。淵龍科技會全力支持。”
“讓他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大膽去試。”
“另外,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賽(WAIC),給他報個名。讓他帶著團隊,去見識一下世界頂級的水平。”
“是,陸總。”
掛斷電話,陸沉淵看向窗外。
他相信蘇陽的潛力。
他要的,不是一個隻會執行命令的技術員。
而是一個能和他並肩,共同開創一個時代的真正的科學家。
有時候,最好的幫助,就是不幫助。
隻是提供一個足夠寬廣的舞台,和無限試錯的資本。
然後,靜靜等待,等待種子自己衝破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