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陸時安,正安靜地睡在嬰兒床上。
小小的胸膛,隨著呼吸均勻地起伏著。
他的臉上,還帶著一絲滿足的甜甜的笑意。
仿佛,正在做一個美夢。
陸沉淵的眼神,變得無比柔軟。
他今天在外麵,掀起了滔天巨浪。
可回到這裡,他所有的鎧甲都化成了繞指柔。
這片小小的、安寧的天地。
就是他所有奮鬥的起點與歸宿。
……
在夏國科技峰會結束後的第三天,聯盟開始第一次籌備會議。
而這次閉門會議又是一次各方的角力和妥協。
最終,陸沉淵成功擔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夏國的科技產業,也從野蠻生長的“戰國時代”,開始真正走向建立秩序的“聯邦時代”。
聯盟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轉的消息,像一場風暴席卷了整個行業。
有人歡呼,有人疑慮。
但對於陸沉淵的三個弟弟來說,他們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變化。
陸沉霄的生物技術實驗室內。
他接到了一個,來自京州大學醫學院的電話。
對方,希望能在腦機接口項目上,與他展開更深度的合作。
“陸教授,以前我們擔心,淵龍的‘開天’模型,和我們的數據接口不兼容。”
“現在好了,有了聯盟的統一標準,我們所有的醫療影像數據,都可以無縫接入你們的係統。”
“這對我們的研究,是巨大的推動!”
陸沉霄掛斷電話,看著自己實驗室裡那套價值連城的設備。
他知道,大哥為他推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陸沉津的汽車技術實驗室,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一家國內頂級的電池製造商,主動找上門。
他們願意以成本價向陸沉津的實驗室,提供最新型號的固態電池樣品。
“陸總,以前我們不敢。”對方的負責人,說得很坦誠,
“我們的技術,和‘無距’,也和思特拉,都有合作。”
“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扣上‘泄密’的帽子。”
“現在,有了供應鏈健康公約,非核心專利可以共享,我們的顧慮就小多了。”
“我們一起,把國產車的性能,再往上提一提!”
陸沉津握著那份合作意向書,手指微微顫抖。
他困擾了半年的續航裡程瓶頸,終於看到了突破的希望。
聯盟的事務很快走上了正軌。
陸沉淵也徹底當起了甩手掌櫃。
他沒有再出席任何一次會議。
媒體上,關於他的新聞,也迅速減少。
他又變回了那個,陪著妻兒的“退休”男人。
仿佛,科技峰會上那個光芒萬丈的“思想家”,隻是世人的一個錯覺。
……
而遠在海外,已經很久沒有回家的陸芊芊,也感受到了陸沉淵布局的深遠影響。
她的“遠方基金會”,在J國的一個扶貧項目,因為當地保護主義的抬頭,一度陷入停滯。
但隨著“燈塔”基金會的聲名鵲起,和夏國企業抱團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J國官方的態度,開始變得緩和,甚至主動提供了便利。
姬無雙忍不住感歎。
“你大哥,真是個神人。”
“他人在國內,下了一盤棋。”
“棋盤外的我們,卻都成了受益者。”
陸芊芊看著奔跑著的孩子們露出的笑臉。
陸芊芊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