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再次擊節讚歎,這次的聲音更加洪亮,充滿了欣賞和激動,“此詩言竹,亦言誌!陳公子年紀輕輕,竟有如此堅韌之誌,實乃我大宋棟梁之才!”
趙皇子也連連點頭,目光灼灼地看著陳森,讚賞之情溢於言表:“此詩立意高遠,氣勢磅礴,讀之令人熱血沸騰!陳公子真乃奇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李綱更是動容,他起身走到陳森麵前,拱手道:“陳公子,老夫佩服!你這首詠竹詩,正是我輩讀書人應當秉持的風骨!當今朝堂,正需要如公子這般堅韌不屈之士!”
周邦彥捋著胡須,連連點頭:“老夫浸淫詩詞數十年,今日能聽到陳公子如此佳作,實乃幸事!幸事啊!”
先前還略帶挑釁的蔡絛,此刻也徹底被陳森的才華折服,臉上倨傲之色儘褪。
取而代之的是敬佩之情,他起身對著陳森深深一揖:“陳公子大才,蔡絛先前多有冒犯,還望公子海涵!”
滿堂賓客,無不被陳森的才華所傾倒,各種讚美之詞如潮水般湧來,將陳森淹沒。
“陳公子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如此才華,科舉必定高中!”
“今日得見陳公子,真是不虛此行!”
“陳公子,不知師從何處?竟有如此驚世之才?”有人好奇問道。
陳森謙遜一笑,拱手道:“諸位謬讚了,陳某不過是略讀詩書,偶有所得,實不敢當諸位如此誇讚。至於師承……陳某乃一介布衣,並無名師指點,不過是平日裡勤學苦讀罷了。”
“自學成才?!”眾人聞言,更是驚歎不已,對陳森的才華更加敬佩。
越王更是來了興致,他笑著說道:“陳公子謙虛了,如此才華,豈是‘略讀詩書’就能成就的?“
依本王看,陳公子乃是天縱奇才,不拘一格!今日能在此相遇,實乃緣分。不如這樣,陳公子可願入我幕府,擔任一職?也好讓本王能時常向公子請教詩文。”
越王此言一出,滿堂皆驚!越王主動招攬,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多少人擠破頭都想進入王府幕僚,如今越王竟主動向陳森拋出橄欖枝!
李師師更是心中狂喜,她精心策劃的文會,目的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有了越王的賞識,陳森的前途將一片光明,贖身之事自然也更有希望了!她看向陳森的目光中,充滿了期待和欣喜。
陳森心中也微微一動,越王的招攬,確實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有了王府幕僚的身份,他便能更容易地接觸到權力中心,為將來鋪路。
而且,越王的賞識,也能為他贏得更多的聲望和人脈。
但他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略作沉吟,再次拱手道:“多謝越王殿下厚愛,陳某感激不儘。
隻是……陳某胸無大誌,隻想自由自在,詩酒風流,恐怕難以勝任王府幕僚之職,辜負殿下期望。”
他這番話,半真半假,既表達了感激之情,又委婉地拒絕了越王的招攬。
他並非不想進入權力中心,隻是不想過早地被束縛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
他需要更大的自由度和發展空間,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越王聞言,微微一怔,顯然沒想到陳森會拒絕自己的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