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聽著殿內此起彼伏的議論聲,心中那點對金人的疑慮,也在眾臣的“苦口婆心”下漸漸消散。
他看到了金銀珠寶,看到了美貌女子,更看到了陳森的“識趣”退隱。
在他看來,一個能帶來“和平”的臣子,遠比一個持續製造“麻煩”的戰神更受歡迎。
更何況,朝中大部分官員都讚成議和,這讓他感到自己的決策得到了廣泛支持。
“陛下聖明!”
“為天下蒼生計!”
在一片“為天下蒼生計”、“兩國永好”的聲浪中,宋金兩國停戰修好的議案,最終以兩個交好通過。
趙佶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命禮部與金國使團商議和談具體事宜,並準備冊封金國大汗為“大宋友邦之主”,以示兩國世代交好。
消息傳出,整個東京城都沉浸在一片虛假的喜悅之中。
百姓們歡呼雀躍,以為戰火終於平息,和平降臨。
而那些收取了金人賄賂的官員們,更是喜不自勝,隻覺得金人慷慨大方,陳森功高震主,這和平來得正是時候。
就在東京城沉浸在虛假和平的喜悅中時,遠在北方的金國,完顏阿骨打的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他看著使團帶回的宋廷官員的腐朽情報,以及那順利通過的和談文書,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笑意。
“宋人果然孱弱不堪,區區金銀便可將其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冷笑著,將手中的文書撕得粉碎,
“宗弼,你且安心養傷,待我金國元氣恢複,兵馬齊備,定要將那中原大地,儘數納入我大金版圖!”
當停戰和談的消息通過快馬傳到幽州時,陳森正與梁山好漢們商議燕雲的防務事宜。
他聽到這個結果,臉上沒有絲毫意外,反而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果然如我所料。”陳森輕聲自語,心中慶幸不已。若非他擁有現代人的思維,能夠提前預判並規避這些政治風險,恐怕早已落入那些陰謀家的陷阱。
他隨即召集了韓世忠、嶽飛、晁蓋等人,詳細部署了燕雲十六州的防務。
“韓將軍,燕雲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你務必嚴加防範,不可有絲毫鬆懈。”陳森鄭重地對韓世忠說道,
“金人雖然求和,但其狼子野心,從未改變。此次求和,不過是權宜之計,待他們恢複元氣,定會卷土重來。”
韓世忠抱拳領命:“請國師放心,末將定當竭儘所能,守衛燕雲,不負國師所托!”
陳森在與韓世忠等人完成了燕雲防務的交接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返回東京。
深知此行不僅是避風頭,更是一次展示自身影響力,鞏固“駙馬”美名的絕佳機會。
數日後,一支由“天上人間保安隊”護衛的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地從幽州出發,目標直指東京。
隊伍的最前方,是陳森與茂德帝姬乘坐的豪華馬車,車身雕梁畫棟,內飾奢華,引人注目。
緊隨其後的是嶽飛、晁蓋等梁山好漢,他們身披甲胄,英武不凡,身後是數百名精銳的“保安隊”成員,個個精神抖擻,步伐整齊。
回京的路途漫長,但陳森並未選擇急行軍。
他有意放慢了速度,所過之處,儘顯國師與駙馬的威儀。
然而,這種威儀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帶著一種親民的姿態。
每到一處城鎮或村落,陳森都會命人停下隊伍,親自或派嶽飛、晁蓋等人,向當地的貧苦百姓散發食物和銀兩。
“鄉親們,這些都是國師大人和駙馬爺的心意,大家都來領!”梁山好漢們嗓門洪亮,將一些食品和銀子分發給那些過的貧苦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