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防彈衣?這可是個好東西……”
要是能把它造出來,能減少多少誌願軍戰士傷亡?
林天想想都激動。
最關鍵的是,係統還貼心的獎勵了成套的製衣設備。
全套裝備包括:裁剪桌、電動裁剪機、拉布機、驗布機、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鎖眼機、釘扣機、開袋機、檢針機、充絨機、織標機。
甚至連包裝設備:包裝機、pe製袋機、拉鏈袋製袋機。
一應俱全。
隻能說係統太懂人了。
不然,以龍國目前的設備和工藝很難造出防彈衣。
早在一戰時期,受材料技術限製,防彈衣基本以金屬為主,重量多在10千克甚至30千克以上,極為笨重,僅機槍手、醫護兵等不需要過多機動行為的人員使用。
到了二戰時期,材料技術發展使防彈衣重量減輕,一些特殊工藝處理的鋼種2厚度就可起到相當防彈作用,重量約為一戰時同類的三分之一,但對於野戰兵種來說仍較重。
二戰後,美軍曾采用尼龍纖維製作防彈衣,但防護效果和重量仍不理想。
直到60年代末,鷹醬杜邦公司開發出凱夫拉纖維,其強度是同等質量鋼鐵的5倍左右,密度僅為鋼鐵的15,且具有難燃性,成為製作防彈衣的理想材料。
它依靠高性能纖維的拉伸強度和韌性,當子彈擊中時,纖維會迅速吸收和分散衝擊力。
通過多層纖維的依次受力,將子彈的動能傳遞到更大麵積上,從而阻止子彈穿透,常見於防禦手槍等低速子彈。
也就是說,軟質防彈衣是常用凱夫拉、超高分子聚乙烯等高性能纖維。
需經過紡紗、織布等工序製成麵料。
然後通過多層纖維麵料疊加,利用縫紉工藝固定,形成緊密結構,部分會設計成可調節式,提升穿戴舒適性。
如果能在鷹醬之前把凱夫拉纖維軟質防彈衣造出來。
絕對十分震撼。
試想一下:當我軍的戰士們穿著防彈衣出現在半島上,吊打美軍……
這畫麵想想都十分激動。
100套?
豈不是可以完成上百條生產線?
太棒了。
想到這,林天必須儘快落實防彈衣項目才行。
不過,這係統獎勵的神級廚藝技能是什麼玩意?
難不成,是讓去館子炒菜嗎?
算了……不管了。
隨即,林天拿起辦公桌上的紅色電話,直接撥通了京城大老總的電話。
上繳100門防空高射炮,為龍國的防空添磚加瓦。
……
哪位大佬來一波推薦票和打賞唄,數據一動不動,作者沒動力,需要鞭策一下!
……
喜歡重回1950:我為國家造核彈!請大家收藏:()重回1950:我為國家造核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