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鷹醬在仁川登陸了!”此消息一出,瞬間讓老人微微一愣,臉上顯得十分的震驚。
但並不是因為鷹醬介入了半島戰爭。
因為在老人的眼裡,鷹醬介入半島戰爭那是遲早的事情。
老人震驚的是:鷹醬還真按照林天所預判的這般,大差不差。
“鷹醬居然真的從仁川登陸了?”
“神了,簡直太神了!”
所有人都在分析鷹醬聯合軍不可能在仁川登陸。
基於地理條件對登陸極不利,潮差全球最大最高達10.2米),低潮時灘塗寬達2.4公裡,登陸艦艇易擱淺。
港口僅靠飛魚峽水道進出,易被封鎖。
且北棒子軍在仁川部署了岸防炮、地雷陣和守備部隊約6500人)。
一切不利的條件都非常明顯。
但美軍直接來了一個巨大的“反差”,走不同尋常的路。
兵險奇招。
並且還成功了。
“林天的預判真是神了。”
首長,老人以及在場的軍官全都被林天的預判能力折服了。
老人緩緩地說道:“從仁川登陸中,我們不難看到,這個麥克阿瑟是個一個決策果斷,具有冒險精神,且戰略眼光與冒險傾向極具的指揮官。”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中展現出極強的決斷力。
他無視朝鮮半島複雜的地形與潮汐條件,堅持選擇仁川港作為突破口。
儘管該計劃成功率極低,隻有約5000分之一,但他憑借對鷹醬軍事力量的自信,最終促成此次戰役的成功。
而且,仁川登陸前,麥克阿瑟已通過菲傭小國戰役等戰役確立“天才”地位。
他敢於突破傳統戰略框架,將大規模機械化部隊與潮汐特征結合,形成獨特的戰術風格。
這種風格既體現其戰略預見性,也反映出他願意為達成目標承擔風險的性格特質。
可以說,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後聲望達到頂峰,甚至獲得總統的公開讚譽。
這種成就源於他“不到最後一刻不放棄”的倔強性格,但也因過度自信引發爭議。
例如,他曾公開表示“一個麥克阿瑟腦袋勝過鷹醬軍事總部所有腦袋”,反映出其既自信又偏執的雙重特質。
這也是一種缺陷。
“部長,你們要是遇到他,可得小心了!”老人囑咐著國防部長。
無時無刻把潛在對手的情況摸透。
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這是老人一貫的做法。
部長:“首長,按照目前半島的戰爭形態,鷹醬怕是無視我國的警告,跨過3八線……”
老人帶著沉穩的口吻說道:“命令東北邊防軍,時刻準備戰鬥!”
“好的,首長!”
“對了,通知邊防軍司令,立即去後勤部,全部換裝新式武器,儘快熟悉武器的性能和戰術演練。”
“這一戰,我們不能輸……”
不能輸!
三個字!
老人鏗鏘有力。
“是,首長,堅決扞衛祖國領土。”
浩蕩的聲音蕩漾在會議室內,傳達著一種果決和堅毅的信念。
……
此時。
毛熊國。
航空工業人民委員部也就是後來的蘇聯航空工業部)。
該部門負責管理毛熊航空器的研發、生產和相關技術設備,包括戰鬥機、直升機等類型飛機的製造。
1946年後,隨著毛熊航空工業的發展,該部門逐步成為管理全聯盟航空技術研發的核心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