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伊萬諾夫吃癟,廠領導們心裡暗爽,但臉上還是裝出一副擔憂的樣子。
“小沈啊,你說話注意點,伊萬諾夫先生是蘇聯專家……”
沈良沒理會廠領導的勸阻,繼續說道:“伊萬諾夫先生,您的方案如果實施,不僅不能提高產量,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甚至可能導致煉鋼爐癱瘓!”
“你…你胡說!”
伊萬諾夫氣急敗壞地吼道,“我的方案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沈良冷笑一聲,“那不如我們打個賭?如果我的改進方案能夠提高產量,並且降低能耗,您就承認您的方案不適用我們廠,並且向我道歉。如果我的方案失敗了,我任憑您處置!”
這番話,擲地有聲,充滿了自信和挑戰。
車間裡的工人們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看著這一幕。
伊萬諾夫愣住了,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技術員竟然如此大膽。
他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答應了這個賭約。
“好!我跟你賭!如果你輸了,你就給我滾出鋼鐵廠!”
沈良微微一笑,“一言為定!”
接下來的幾天,沈良開始著手改進煉鋼爐。
他根據自己對未來科技的記憶,結合廠裡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排渣係統。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他需要克服各種困難,比如材料不足,設備落後,甚至還有來自一些老工人的質疑和阻撓。
“小沈啊,你這搞的是什麼玩意兒?這能行嗎?”
老張看著沈良鼓搗出來的簡易模型,一臉的懷疑。
“老張,你就放心吧,這肯定行!”沈良信心滿滿地說道。
“可…可這跟蘇聯專家的方案完全不一樣啊……”老張還是有些擔心。
“不一樣才好呢!”
沈良笑著說道:“如果都一樣,那還要我乾什麼?”
在沈良的堅持和努力下,新的排渣係統終於完成了。
試運行的那天,整個車間都擠滿了人,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年輕的技術員到底能不能創造奇跡。
伊萬諾夫也來了,他抱著雙臂,一臉不屑地看著沈良忙碌的身影。
隨著煉鋼爐的啟動,新的排渣係統開始運轉。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排渣過程非常順利,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而且,新的排渣係統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能耗和汙染!
爐膛的火光映照在沈良年輕的臉上,汗水順著他的鬢角滑落,但他毫不在意,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伊萬諾夫臉色鐵青,嘴唇顫抖著,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輸了,輸得心服口服。
周圍的工人們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老張更是激動地一把抱住沈良,差點把他勒得背過氣去。
“小沈!你小子真他娘的是個天才!老子服了!”
沈良笑著拍了拍老張的背,“張師傅,低調低調,這才哪到哪啊。”
他心裡清楚,這套排渣係統隻是基於他後世記憶的簡化版,真正的精髓還在後麵呢。
這時,劉主任走了過來,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沈良同誌,”
劉主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的才能令人印象深刻。國家現在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急需像你這樣的人才。我們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希望你能加入。”
沈良還沒來得及回答,人群外傳來一個清脆的女聲:“劉主任,您來得可真巧,我也正要找沈工呢。”
一個穿著時髦的女人款款走來,她身材高挑,容貌姣好,一頭波浪卷發更添幾分嫵媚。
沈良認出了她,是廠長的女兒,名叫李婉。
李婉一直對沈良頗有好感,隻是沈良一心撲在技術上,對她並不怎麼在意。
李婉走到沈良麵前,巧笑嫣然:“沈工,恭喜你啊,你設計的排渣係統真是太棒了!我爸說要給你慶功呢,今晚在廠裡的招待所,你可一定要來哦。”她說著,有意無意地用胳膊蹭了蹭沈良的肩膀。
沈良有些不自在,他正想開口拒絕,劉主任卻搶先一步說道:“李廠長的美意我們心領了,不過沈良同誌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慶功的事,以後再說吧。”
李婉的臉色微微一變,她沒想到劉主任會這麼直接地拒絕她。
她有些不甘心地看了沈良一眼,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那好吧,沈工,等你忙完了,我再請你吃飯。”
說完,李婉轉身離去,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音,仿佛帶著一絲不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主任沒有理會李婉的小心思,他繼續對沈良說道:“沈良同誌,我們這個項目是關於大型礦山挖掘機的研發。目前國內的技術還比較落後,主要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不說,還經常受外國廠商的限製。我們希望能夠自主研發,打破這種依賴。”
沈良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大型礦山挖掘機,這可是重工業的標誌性裝備之一!
他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後世那些鋼鐵巨獸的雄姿,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劉主任,我願意加入!”
劉主任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沈良同誌,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沈良全身心地投入到挖掘機的研發工作中。
他憑借著對未來科技的記憶,提出了許多大膽創新的設計理念,讓項目組的專家們大開眼界。
然而,研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首先是材料問題,國內的特殊鋼材性能達不到要求,而進口又受到限製。
沈良不得不另辟蹊徑,嘗試用其他材料替代,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加工工藝問題,國內的機床精度不夠,無法加工一些關鍵零件。
沈良又想方設法改進現有的機床,甚至自己動手設計了一些專用工具,硬是把這些難題給攻克了。
在這個過程中,沈良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一些老專家對他的創新理念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太年輕,經驗不足,提出的方案不切實際。
甚至有人在背後說他是“嘩眾取寵”、“好高騖遠”。
麵對這些質疑,沈良並沒有氣餒,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最終完成了挖掘機的設計和製造。
當第一台國產大型礦山挖掘機在試驗場成功啟動時,整個項目組都沸騰了!
巨大的鋼鐵巨獸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在宣告著中國重工業的崛起!
然而,就在眾人歡呼慶祝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項目組的核心成員,一位名叫王建國的工程師,竟然帶著核心技術資料叛逃了!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