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梁誌強和李專家走了進來。
“陸廳長,您談完了嗎?”梁誌強陪著笑臉問道,“關於沈良的問題…”
“什麼問題?”陸廳長皺眉問道。
“就是他擅自改造設備的事情。”梁誌強連忙說道,“按照廠裡的規定,技術改造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他這樣做是違規的。”
陳建國臉色一變,連忙說道:“梁副廠長,沈良的技術改造效果顯著,我認為應該…”
“規定就是規定!”李專家也跳出來附和,“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我行我素,廠裡還要什麼管理製度?”
沈良冷眼看著這兩個人,心中的火氣蹭蹭往上冒。
這兩個家夥明顯是看到自己要被重用,急了眼了。
“梁副廠長,李專家。”沈良站起身來,語氣平靜但透著一股寒意,“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梁誌強有些心虛。
“如果按照你們的邏輯,國外的技術我們不能學,自己的技術改造不能搞,那請問我們的鋼鐵工業要怎麼發展?”
“這…”梁誌強張口結舌。
沈良步步緊逼:“是繼續用幾十年前的老設備老工藝,還是等著外國人施舍技術?”
“你這是強詞奪理!”李專家惱羞成怒,“我們當然要發展,但是要按規矩來!”
“規矩?”沈良冷笑一聲,“什麼規矩?是讓技術改造在你們的會議桌上討論三年五年,然後不了了之的規矩嗎?”
陸廳長和蘇明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讚賞。這個年輕人有技術能力,有膽識,還有銳氣,正是國家急需的人才。
“沈良!你太放肆了!”李專家氣得臉色發紅,“你知道你在跟誰說話嗎?”
“我當然知道。”沈良毫不示弱,“我在跟阻礙技術進步的人說話。”
這話簡直是當麵抽耳光。李專家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沈良說不出話來。
梁誌強見勢不妙,連忙打圓場:“大家都是為了廠裡好,有話好好說…”
“梁副廠長。”陸廳長終於開口了,語氣很平靜,但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我想知道,沈良的技術改造到底有什麼問題?”
梁誌強心中一緊,硬著頭皮說道:“主要是程序不規範,沒有經過集體討論…”
“效果呢?”蘇明問道。
“效果…”梁誌強支支吾吾,“效果確實不錯,但是…”
“既然效果好,程序問題可以事後補辦。”陸廳長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我看你們是在為難技術人才。”
這話說得很重。梁誌強和李專家的臉色都變了。
陳建國見狀,連忙站出來表態:“陸廳長說得對,我們廠對技術人才的支持還不夠,以後一定改進。”
“行了。”陸廳長擺擺手,“小沈,你什麼時候能把技術方案拿出來?”
“一個星期。”沈良想了想說道。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陸廳長站起身來,“老蘇,我們走吧。”
一行人魚貫而出,留下梁誌強和李專家麵麵相覷。
梁誌強的臉色陰沉得像要滴出水來。他做夢也沒想到,本來想要整治沈良的事情,竟然讓沈良攀上了更高的枝頭。
“這小子走了大運。”李專家酸溜溜地說道。
“走什麼大運?”梁誌強冷笑一聲,“他以為抱上了大腿就萬事大吉了?技術方案哪有那麼容易做?到時候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丟人的還是他自己。”
李專家點點頭:“連鑄技術那麼複雜,就憑他一個小技術員,能搞出什麼名堂?”
兩人正說著,沈良推門進來了。
“梁副廠長,李專家。”沈良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剛才忘了跟你們說一聲,如果我的技術方案通過了,可能就要調到北京工作了。到時候,這裡的一些技術改造項目,就麻煩你們多費心了。”
說完,沈良轉身離開,留下兩個人臉色鐵青。
走出會議室,沈良心情舒暢。
多年來積壓在心中的那口氣,總算是出了一部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拿出一個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技術方案。
連鑄技術雖然複雜,但對於擁有未來幾十年技術發展記憶的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關鍵是要結合當前的技術水平和材料條件,設計出一個既先進又實用的方案。
回到宿舍,沈良攤開紙筆,開始了他的技術方案設計。
他要用這個方案,徹底改變中國鋼鐵工業的命運。
沈良點亮台燈,在昏黃的燈光下鋪開稿紙。
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輕敲著,腦海中回憶著前世對連鑄技術的了解。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