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給你介紹一下。”趙科長指著其中一個戴眼鏡的男子說,“這是廠安全保衛科的周科長,這位是生產調度科的馬科長。”
沈良心中暗笑,看來他們是要來一場三堂會審了。
“沈良同誌,請坐。”周科長的聲音很正式,“我們今天找你來,是想了解一些情況。”
“周科長請說。”沈良坐下,神態自若。
“據我們了解,你最近在私下裡搞一些技術活動,還拉攏了幾個老師傅參與。”周科長翻開一個小本子,“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科長,我想問一下,什麼叫私下裡搞技術活動?”沈良反問道,“難道技術人員業餘時間討論技術問題也有罪?”
李副科長立刻接話:“沈良,你彆裝糊塗。我們說的是你要在廠區裡搞什麼模型製作,這種未經批準的行為,是對廠裡安全管理製度的挑戰。”
“哦?”沈良看了看李副科長,“請問李副科長是怎麼知道我要製作模型的?難道你在監視我?”
李副科長臉色一紅:“這…這不是監視,是正常的工作了解。”
“正常的工作了解?”沈良冷笑一聲,“那請問,我什麼時候說過要製作模型?又什麼時候說過要在廠區裡製作?”
辦公室裡一時間安靜下來。幾個人麵麵相覷,顯然沒想到沈良會這麼直接反擊。
生產調度科的馬科長咳嗽一聲,緩解尷尬:“沈良同誌,我們也不是要為難你。隻是廠裡最近強調安全生產,任何可能影響正常生產秩序的活動都需要謹慎對待。”
“馬科長說得有道理。”沈良點頭,“不過我想問一下,如果有人想要進行技術創新,應該通過什麼正當途徑?”
“當然是通過正常的申報程序。”趙科長說,“先提交技術方案,經過專家論證,然後分配資源,按計劃實施。”
“那如果申報被駁回呢?”沈良追問。
“如果被駁回,說明方案不成熟,需要繼續完善。”趙科長回答。
“如果方案本身沒問題,但是因為其他原因被駁回呢?比如說,有人覺得這個創新會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
沈良的話讓辦公室裡的氣氛更加緊張。趙科長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沈良,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就是討論一個假設問題。”沈良淡淡地說,“我們都是技術人員,應該用科學精神來討論問題,不是嗎?”
周科長看情況有些失控,趕緊轉移話題:“沈良同誌,不管怎麼說,廠裡的規章製度必須遵守。私自使用廠區設備和場地,這是違反規定的。”
“周科長說得對。”沈良站起身,“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私自使用廠區的任何設備和場地。如果有人聽到了什麼風聲,那一定是誤傳。”
說完,沈良看了一眼李副科長,後者立刻躲開了目光。
“既然沒有違反規定的行為,那我可以回去工作了嗎?”沈良問道。
幾個人麵麵相覷,找不到繼續刁難的理由。趙科長揮揮手:“去吧,但是記住,任何技術活動都要按程序進行。”
沈良走出辦公室後,心中反而更加堅定了。這些人的反應說明他們對技術創新的恐懼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越是這樣,越說明他的方向是對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到技術科,沈良裝作若無其事地開始工作。但是午休時間,他悄悄來到了生產車間。
張師傅正在檢查設備,看到沈良過來,立刻走了過來。
“沈工,我聽說你今天被叫去問話了?”張師傅關切地問。
“沒事,就是例行了解情況。”沈良笑了笑,“不過我們的計劃需要調整一下。”
“怎麼調整?”
“廠區裡確實不方便。”沈良壓低聲音,“我想到一個更好的地方。我家裡有個小院子,雖然條件簡陋,但足夠我們製作模型了。”
張師傅一愣:“在你家裡?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你了?”
“沒關係。”沈良擺擺手,“我一個人住,很方便。而且在家裡,我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不用擔心被人乾擾。”
“那材料和工具怎麼辦?”
“材料我來想辦法,工具的話,我記得王師傅家裡有一套不錯的工具箱。”沈良說,“今天晚上你們有時間嗎?到我家裡看看,我們重新製定一個計劃。”
張師傅點點頭:“行,我去通知王師傅和劉師傅。”
下班後,三個師傅按照約定來到了沈良的住處。這是一個典型的八十年代職工宿舍,一室一廳,外加一個小院子。
“地方雖然小,但是夠用了。”沈良指著院子裡的一塊空地說,“我們可以在這裡搭個簡易工作台。”
王師傅環顧四周,滿意地點頭:“這裡確實比倉庫強,至少不用擔心被人發現。”
“關鍵是自由。”劉師傅說,“在自己的地方,我們可以放開手腳乾。”
四個人在院子裡仔細規劃了工作區域,討論了材料采購和工具準備的問題。
“材料方麵,我有個想法。”沈良說,“與其用廢料,不如我們自己買一些標準材料。雖然花費多一點,但是質量有保證,做出來的模型效果會更好。”
“這個費用…”張師傅有些猶豫。
“費用我來承擔。”沈良毫不猶豫地說,“這不僅僅是為了廠裡,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技術追求。”
三個師傅都被沈良的豪氣感染了。
在那個年代,一個技術員的工資並不高,沈良願意自掏腰包支持技術創新,這種精神讓人敬佩。
“沈工,你這樣做值得嗎?”王師傅忍不住問,“萬一模型做出來,廠裡還是不認可,你這錢不就白花了?”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