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接過文件,快速翻閱了幾頁,心裡暗自點頭。
這些資料雖然沒有他掌握的未來技術先進,但對於當前的技術水平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些資料很有價值,對我們的項目很有幫助。”沈良真誠地說道。
“那就好。”李建國滿意地說道,“我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院裡決定派一個專門的技術小組來協助你們的項目,組長是我們的副總工程師陳博士,他在連鑄技術方麵很有經驗。”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有了鋼研院的技術支持,項目的成功概率又提高了不少。
“太感謝了!”沈良由衷地說道,“有了陳博士的指導,我們更有信心了。”
“不用客氣。”李建國擺擺手,“這個項目對整個行業都有重要意義,我們當然要全力支持。不過,我也要提醒你們,三個月的時間確實很緊,你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一定會抓緊時間的。”沈良保證道。
李建國在車間裡轉了一圈,對設備狀況和人員配置都做了詳細了解,然後才離開。
送走李建國後,沈良立即召集了項目團隊成員開會。除了趙師傅,還有電工小李、鉗工老張和小劉,以及幾個技術員。
“同誌們,這個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沈良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項目的總體方案。”
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略的工藝流程圖,詳細解釋了連鑄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點。
“我們的試驗裝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鋼液供應係統、連鑄機主體和控製係統。”沈良邊畫邊解釋,“鋼液供應係統相對簡單,主要是一個小型的感應加熱爐。連鑄機主體是核心,包括結晶器、拉坯機和切割裝置。控製係統負責整個過程的自動化控製。”
小李舉手問道:“沈工,控製係統用什麼方案?繼電器控製還是可編程控製器?”
“可編程控製器。”沈良毫不猶豫地回答,“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控製精度和可靠性都更好。”
老張有些擔心地說道:“可編程控製器我們沒用過,會不會有問題?”
“沒關係,鋼研院會派專家來指導。”沈良安慰道,“而且我對這方麵也有一些了解,可以幫大家學習。”
會議開了兩個多小時,沈良詳細分配了每個人的任務,製定了時間節點,確保項目能夠按計劃推進。
散會後,沈良獨自留在辦公室裡,開始製作更詳細的技術方案。雖然他對未來的技術發展了如指掌,但要把這些知識轉化為當前技術條件下可行的方案,還需要大量的細致工作。
夜已經深了,辦公室裡隻剩下沈良一個人。他桌上擺滿了技術圖紙和計算草稿,手中的筆沒有停過。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沈良抬頭一看,是張國強走了進來。
“沈良,這麼晚還在工作?”張國強關切地問道。
“張廠長,您怎麼還沒下班?”沈良有些意外。
“我也剛處理完事情,看到你辦公室還有燈就過來看看。”張國強在椅子上坐下,“項目準備得怎麼樣了?”
“基本方案已經完成,明天開始就可以進入設備采購和安裝階段。”沈良彙報道。
張國強滿意地點點頭:“你的效率很高。不過我得提醒你,現在全廠的目光都盯著這個項目,壓力不小啊。”
“我知道。”沈良坦然地說道,“有壓力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說得好!”張國強讚賞道,“不過你也要注意身體,彆把自己累倒了。項目很重要,但人更重要。”
“謝謝張廠長關心。”沈良心裡一暖,“我會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