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著話,王海卻從旁邊走了過來,臉色不太好看。
“沈良,你可真行啊,一下子就搞到了十萬塊的項目經費。”王海陰陽怪氣地說道,“不過我得提醒你,這錢可不是好拿的,萬一搞砸了,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沈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王工,項目是廠裡決定的,我隻是執行者。至於責任,我既然接下了這個任務,自然會承擔相應的後果。”
“哼,說得輕鬆。”王海冷笑道,“你以為搞技術創新是過家家呢?沒有十年八年的積累,想要突破核心技術,簡直是癡人說夢。”
趙師傅有些看不下去了:“老王,話不能這麼說。小沈的技術水平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能提出這個方案,肯定是有把握的。”
“把握?”王海嗤笑一聲,“趙師傅,你可彆被他忽悠了。連鑄技術是多麼複雜的係統工程,國外發達國家研究了幾十年才搞出來,他一個年輕人憑什麼認為自己能搞定?”
沈良心裡有些不耐煩,但表麵上依然保持著冷靜:“王工,我理解您的擔心。不過既然項目已經立項,我們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好上麵比較合適。”
“做好?”王海的聲音提高了幾度,“你知道連鑄技術的核心難點在哪裡嗎?你知道結晶器的設計原理嗎?你知道拉坯速度怎麼控製嗎?”
麵對王海連珠炮似的質疑,沈良並沒有慌亂。他緩緩開口道:“王工說得沒錯,這些確實都是核心技術難點。不過既然您這麼了解,不如我們具體討論一下?”
王海愣了一下,沒想到沈良會這麼回應。
“比如您剛才提到的結晶器設計。”沈良繼續說道,“傳統的板坯連鑄結晶器采用銅板焊接結構,但這種結構容易產生焊接應力,影響結晶器的使用壽命。如果采用整體鍛造的銅管結構,再配合精確的冷卻水路設計,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王海的臉色變了變,顯然沒想到沈良能說出這麼專業的內容。
“還有拉坯速度的控製。”沈良繼續說道,“關鍵是要建立鋼液凝固殼厚度與拉坯速度的數學模型,通過實時監測結晶器內鋼液的溫度分布,動態調整拉坯速度,確保凝固殼有足夠的強度承受後續的變形應力。”
車間裡漸漸安靜下來,幾個工人也停下手頭的活,圍了過來聽兩人討論。
王海的額頭開始冒汗,他沒想到沈良對連鑄技術的理解竟然如此深入,一些細節甚至比他知道得還要多。
“這些理論我當然知道。”王海強撐著麵子說道,“但理論歸理論,實際操作是另一回事。你有實際操作經驗嗎?”
沈良笑了笑:“王工說得對,實踐確實很重要。不過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做試驗裝置,在實踐中驗證和完善理論方案。”
“試驗裝置?”王海冷哼道,“你以為搭個積木那麼簡單?光是設備采購就是個大問題,你知道哪裡能買到合適的結晶器嗎?你知道拉坯機的技術參數怎麼確定嗎?”
這次沈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筆記本,翻到某一頁遞給王海。
“這是我初步整理的設備清單和技術參數,王工您看看有什麼問題。”
王海接過筆記本,低頭仔細看了起來。越看他的臉色越難看,因為上麵不僅有詳細的設備型號和規格,還有各個部件的技術參數和供應商信息,甚至連價格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這…這些數據你從哪裡搞來的?”王海有些結巴地問道。
“平時積累的資料。”沈良淡淡地說道,“我一直對連鑄技術很感興趣,業餘時間查了不少資料。”
周圍的工人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誰都看得出來,王海明顯處於下風。
“小沈,這些設備真的能買到嗎?”趙師傅好奇地問道。
“大部分都能買到,有些需要定製。”沈良回答道,“我已經聯係了幾家設備廠商,他們都表示可以提供相關設備。”
王海的臉徹底黑了下來。他本想通過技術細節來難倒沈良,證明這個項目不靠譜,沒想到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哼,紙上談兵誰不會?”王海惱羞成怒地說道,“等你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就知道現實有多殘酷了。”
說完,他把筆記本往沈良懷裡一塞,氣衝衝地走了。
車間裡一陣寂靜,然後爆發出一陣議論聲。
“小沈真厲害啊,把王工說得啞口無言。”
“王工也太小氣了,人家有本事,他應該高興才對。”
“就是,同事之間應該相互支持,不應該拆台。”
沈良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各位師傅,王工也是為了工廠好,擔心項目有風險。我理解他的想法。”
“小沈,你人真好,換了彆人早就和王工翻臉了。”一個年輕工人說道。
“沒必要。”沈良笑了笑,“我們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好,沒必要搞內耗。”
趙師傅讚賞地點點頭:“小沈說得對,這才是做事的正確態度。”
“趙師傅,您看這個項目團隊,除了您之外,還需要什麼樣的人?”沈良問道。
“機械設計、電氣控製、工藝技術,每個方麵都需要專業人才。”
趙師傅想了想說道,“機械方麵我可以負責,電氣控製可以找小李,他是咱們廠最好的電工。工藝技術…”
“工藝技術我來負責。”沈良說道,“另外還需要幾個熟練的鉗工和焊工。”
“那就找老張和小劉,他們的手藝沒得說。”趙師傅建議道。
就在兩人商量團隊人選的時候,李建國從外麵走了進來。
“沈工程師,我來看看你們的準備情況。”李建國笑著說道。
“李院長,您來得正好。我正在組建項目團隊。”沈良連忙迎了上去。
“團隊組建得怎麼樣了?”
“基本框架有了,就是在一些技術細節上還需要深入討論。”沈良如實彙報道。
李建國點點頭:“有什麼困難儘管提,鋼研院會全力支持的。對了,我帶來了一些資料,是我們院裡關於連鑄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你們可以參考一下。”
說著,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一疊厚厚的技術文件。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