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良就開始動手製作。
他先用耐火磚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熔煉爐,然後用銅管做成了連鑄結晶器的雛形。
“沈工,這些管子怎麼彎成這樣?”小王看著複雜的管道係統,完全摸不著頭腦。
“這是冷卻水循環係統。”沈良耐心解釋,“鋼水在結晶器裡冷卻凝固,形成鋼坯。關鍵是控製冷卻速度,太快會產生裂紋,太慢會影響質量。”
旁邊圍觀的工人們都聽得雲裡霧裡,但看著沈良有條不紊的操作,心中都有些敬佩。
張誌強也悄悄跑來看,嘴上雖然不說,但眼神中已經透露出一絲緊張。
到了第三天下午,沈良的模型終於完成了。雖然很簡陋,但基本原理都體現出來了。
“開始測試!”沈良宣布。
小王師傅點燃了熔煉爐,鐵水很快就熔化了。沈良仔細觀察著溫度計的讀數,等到合適的時候,他拉動了一個拉杆。
“咕嚕咕嚕——”
熔化的鐵水從中間包緩緩流出,進入了結晶器。冷卻水在銅管中循環,鐵水迅速凝固成型。
“成功了!”小王師傅激動地喊道。
其他工人也圍了過來,看著從結晶器下端緩緩拉出的鋼坯,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就是連鑄?”一個老工人問道。
“對,這就是連鑄的基本原理。”沈良擦了擦汗,“當然,實際的連鑄機要複雜得多,但基本原理就是這樣。”
張誌強在人群外麵,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他怎麼也沒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做出連鑄模型。
“沈工程師,您真是太厲害了!”李明華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這個模型雖然簡單,但完全體現了連鑄的核心技術!”
“李處長,您看這技術有推廣價值嗎?”沈良問道。
“有!當然有!”李明華用力點頭,“我立刻向廳裡彙報,申請專項資金。沈工程師,您願意擔任技術負責人嗎?”
“當然願意。”沈良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又進了一步。
“那太好了!”李明華握住沈良的手,“沈工程師,您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劉建國也激動地說:“沈工程師,您為我們廠爭了大光!我決定,再給您記一等功,獎金再加2000元!”
圍觀的工人們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在這個年代,能夠掌握世界先進技術的人,絕對是人中龍鳳。
“各位,謝謝大家的支持。”沈良看著眾人,心中充滿了豪情,“但這隻是開始。我們要做的,不僅是連鑄技術,還要讓中國的重工業技術走向世界前沿!”
“說得好!”李明華拍手叫好,“沈工程師,您的格局讓我佩服!”
就在這時,廠門口傳來了汽車的聲音。眾人回頭一看,是一輛黑色的紅旗轎車。
“這是誰來了?”劉建國有些疑惑。
車門打開,走下來一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麵色嚴肅,一看就是個重要人物。
“這位是?”沈良問道。
李明華臉色一變,立刻整理了一下衣服:“這是省委工業部的張部長!”
張部長走了過來,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沈良身上。
“您就是沈良沈工程師?”張部長問道。
“是的,張部長。”沈良客氣地回答。
“我聽說您開發了連鑄技術?”張部長的語氣很平靜,但眾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威嚴。
“是的,剛剛完成了模型測試。”沈良如實回答。
張部長走到連鑄模型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很好,很有創意。沈工程師,您知道這項技術的意義嗎?”
“應該能提高鋼鐵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沈良謙虛地說道。
“不僅如此。”張部長語氣嚴肅,“連鑄技術是現代鋼鐵工業的核心技術之一。西方國家對我們嚴格封鎖,就是不想讓我們掌握這項技術。”
沈良心中一動,知道關鍵時刻到了。
“張部長,我有個想法。”沈良說道,“我們不僅要掌握連鑄技術,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
“哦?”張部長眉頭一挑,“您有什麼具體想法?”
“我想組建一個重工技術研究所,專門攻關各種先進技術。”沈良說道,“不僅是連鑄,還有大型機械、發電設備等等。”
張部長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問道:“沈工程師,您覺得需要多少資金?”
“前期啟動資金500萬,後續根據項目情況再追加。”沈良心中有數,這個數字在1980年算是天文數字,但對於技術突破來說,完全值得。
“500萬?”劉建國倒吸一口冷氣,這可是他們廠幾年的利潤啊!
張部長卻沒有絲毫猶豫:“可以,我回去就向省委彙報。沈工程師,您願意擔任研究所所長嗎?”
“願意!”沈良毫不猶豫地回答。
“很好!”張部長伸出手,“沈工程師,希望您能為國家的重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良握住他的手,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知道,自己的重工業帝國即將拉開序幕!就在兩人握手的瞬間,圍觀的工人們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沈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