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停下腳步,疑惑地看著李明華。
“沈工程師,我有個不情之請。”李明華跑到沈良麵前,“能不能帶我一起去?我也想為國家的軍工事業做貢獻。”
劉鐵軍皺了皺眉頭:“你是誰?”
“我是這個廠的技術員李明華。”李明華自我介紹道,“我一直在協助沈工程師進行技術研發工作。”
沈良想了想,李明華確實是個很有潛力的年輕人,而且對工作非常認真。
“劉所長,李明華確實很有才華,可以考慮讓他加入我們的團隊。”沈良建議道。
劉鐵軍看了看李明華,然後點了點頭:“好吧,既然沈工程師推薦,我們可以給他一個機會。但是有個條件,必須通過我們的技術考核。”
“沒問題!”李明華興奮地說道,“我一定會努力的。”
就這樣,沈良和李明華一起上了軍用吉普車。車子發動後,他們向著未知的未來駛去。
坐在車裡,沈良透過車窗看著漸漸遠去的鋼鐵廠,心中百感交集。他在這裡度過了重生後的第一段時光,也在這裡遇到了許多可愛的人。
“沈工程師,你在想什麼?”劉鐵軍問道。
“我在想,希望能夠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沈良說道。
“你會的。”劉鐵軍肯定地說道,“我相信你的能力。”
車子在鄉間公路上顛簸著前進,沈良的心情也隨著車子的顛簸而起伏。他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將是更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更大的機遇。
兩個小時後,他們到達了軍工部第七研究所。這是一個被高牆圍繞的大院,門口站著荷槍實彈的哨兵。
“下車吧,我們到了。”劉鐵軍說道。
沈良和李明華下了車,跟著劉鐵軍向研究所大門走去。
哨兵看到劉鐵軍,立即敬禮:“所長好!”
“這兩位是新來的技術人員,辦理一下通行證。”劉鐵軍說道。
“是!”哨兵答道。
很快,沈良和李明華就拿到了臨時通行證。跟著劉鐵軍,他們走進了這個神秘的研究所。
研究所裡麵的建築都很樸素,但是給人一種嚴肅而神聖的感覺。到處都能看到穿著軍裝的研究人員在忙碌著。
“沈工程師,這就是我們的研究所。”劉鐵軍介紹道,“雖然條件簡陋,但是我們的研究水平絕對不低。”
“劉所長,能夠為國家的軍工事業服務,我感到非常榮幸。”沈良誠懇地說道。
“好,我喜歡你這種態度。”劉鐵軍滿意地點頭,“走,我帶你們去看看我們的實驗室。”劉鐵軍帶著沈良和李明華走進了研究所的核心區域。這裡的安保更加嚴密,每道門都需要刷卡才能通過。
“我們研究所主要負責重型裝備的軍用化改造。”劉鐵軍邊走邊介紹,“目前最緊迫的項目是大口徑火炮的自動裝填係統。”
他們來到一間巨大的實驗室,裡麵擺放著各種機械設備和半成品的火炮零件。幾名穿著工作服的技術人員正圍著一台複雜的機械裝置討論著什麼。
“老張,過來一下。”劉鐵軍招呼道。
一個戴著眼鏡、頭發花白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這位是我們的總工程師張德貴。”劉鐵軍介紹道,“老張,這就是我跟你提過的沈良沈工程師,還有他的助手李明華。”
張德貴上下打量了一番沈良,眼中閃過一絲質疑:“這麼年輕?真的能解決我們的技術難題?”
“張工,你可彆小看人家。”劉鐵軍笑道,“沈工程師在鋼鐵廠的時候,可是創造了不少奇跡。”
張德貴冷哼一聲:“搞鋼鐵和搞軍工可不是一回事。軍工要求的精度和可靠性,比民用設備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沈良能聽出張德貴話裡的不屑,但他並沒有生氣。這種情況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自己確實太年輕了。
“張工說得對,軍工確實要求更高。”沈良平靜地說道,“不過我想先了解一下目前遇到的具體問題。”
張德貴指著那台複雜的機械裝置:“看到那台設備了嗎?那是我們研發了兩年的自動裝填係統。理論上它應該能在15秒內完成一次裝填,但實際測試時總是出現卡殼現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良走近仔細觀察這台設備。憑借前世的經驗,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張工,這個傳動機構的設計有問題。”沈良指著一個關鍵部位說道,“齒輪的齧合間隙太小,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容易發生熱脹變形,導致卡死。”
張德貴愣了一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從磨損痕跡可以判斷。”沈良蹲下身子,指著齒輪上的細微劃痕,“你看這裡,明顯是因為過度摩擦造成的。”
幾個技術人員也圍了過來,仔細觀察沈良指出的地方。
“還真是!”一個年輕的技術員驚呼道,“我們怎麼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張德貴的臉色有些難看。他們花了兩年時間都沒解決的問題,這個年輕人一眼就看出了關鍵。
“看出問題是一回事,解決問題又是另一回事。”張德貴硬著頭皮說道,“你有什麼解決方案?”
沈良站起身來,心中已經有了完整的改進方案:“有兩種解決辦法。第一種是增大齒輪間隙,但這會降低傳動精度。第二種是改用特殊的耐高溫合金材料,同時優化齒輪的齒形設計。”
“特殊合金?”張德貴搖頭,“我們試過了,成本太高,而且加工難度很大。”
“如果是普通的耐高溫合金,確實成本高昂。”沈良微微一笑,“但我知道一種配方,可以用相對便宜的材料達到類似的效果。”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