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很不客氣,會議室裡的氣氛有些尷尬。
劉建國咳嗽一聲:“老金,彆這樣說話。既然上級派沈同誌來,肯定有他的道理。”
被稱為老金的胡子男人撇撇嘴:“道理?我看就是某些人的關係硬罷了。現在這種風氣啊,有關係的人什麼都能乾,有本事的人反而被冷落。”
沈良心中冷笑。看來這種質疑在哪個年代都免不了。不過他也不生氣,反而覺得這是個展示能力的好機會。
“金工程師,您剛才說的配方問題,我能看看嗎?”沈良主動開口道。
“看看?”老金冷笑一聲,“小夥子,這可不是鬨著玩的。這些配方都是我們花了半年時間反複試驗得出的,每一個數據都凝聚著心血。”
“我知道。”沈良點點頭,“正因為如此,我才想學習一下前輩們的經驗。”
這話說得很謙虛,老金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他指著桌子上的一堆圖紙說:“你看吧,這些就是我們目前的研究成果。”
沈良走到桌前,仔細查看這些技術資料。隻看了幾分鐘,他心裡就有數了。
這些配方確實有問題。按照1980年的技術水平,他們的思路已經算是很先進了,但關鍵的合金元素配比存在根本性錯誤。特彆是鉬和釩的添加量,完全不符合後世的成熟工藝。
更要命的是,他們對熱處理工藝的理解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要知道,特種鋼材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熱處理,而不僅僅是化學成分。
“怎麼樣?”老金在旁邊問道,“看出什麼門道了嗎?”
沈良沉吟片刻,指著其中一張圖紙說:“這個配方中,鉬的含量是不是太高了?”
“太高?”老金一愣,“鉬能提高鋼材的淬透性和高溫強度,加多點沒壞處啊。”
“但是鉬加得太多,會讓鋼材變脆,反而降低韌性。”沈良繼續說道,“而且,您看這個熱處理溫度,我覺得可能需要調整一下。”
老金的臉色變了:“小夥子,你這話說得太輕鬆了。鉬的作用機理我比你清楚得多,至於熱處理溫度,那更是我的老本行。你知道這個溫度是怎麼確定的嗎?是我們做了上百次試驗才得出的!”
“我知道前輩們的辛苦。”沈良依然保持著謙虛的語氣,“但是,如果從微觀組織的角度來分析…”
“微觀組織?”老金打斷了他的話,“你一個搞設備的,懂什麼微觀組織?”
沈良心中暗笑。看來這個金工程師確實有真本事,但思維還局限在這個時代的認知水平上。
“金工程師說得對,我確實不是搞冶金專業的。”沈良坦然承認,“但是我在實際工作中接觸過一些特種鋼材的應用,有些心得體會,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心得體會?”老金冷哼一聲,“小夥子,搞技術不是靠心得體會,是靠科學數據說話的。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來。”
會議室裡的其他人都在默默觀察著這場交鋒。有些人同情沈良,覺得老金說話太刻薄;也有些人讚同老金的觀點,認為這個年輕人確實太狂妄了。
劉建國想要打圓場:“好了好了,大家都是為了項目好。沈同誌剛來,先熟悉熟悉情況再說。”
“劉主任,我倒是有個想法。”沈良忽然開口道,“既然金工程師認為需要用數據說話,那我們不如做個試驗驗證一下。”
“試驗?”劉建國愣了一下,“什麼試驗?”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我建議重新設計一個配方,主要是調整鉬和釩的含量,並且改進熱處理工藝。如果試驗效果好,說明這個思路是對的;如果不行,我甘願接受批評。”
老金瞪大了眼睛:“你要重新設計配方?小夥子,你知道一次試驗要花多少錢嗎?光是原材料成本就要幾千塊!”
“我願意承擔責任。”沈良堅定地說,“如果試驗失敗,我主動申請調離項目組。”
這話一出,會議室裡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居然敢下這麼大的賭注。
劉建國皺起眉頭。說實話,他對沈良也沒什麼信心,但既然人家敢承擔責任,試一試也無妨。反正目前的研究已經陷入困境,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好,我同意你的建議。”劉建國拍板道,“不過,試驗隻能給你一次機會。如果失敗了,你就老老實實做些輔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