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爐是廠裡的主力設備之一,如果出現嚴重故障,不僅會影響生產,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走,咱們去現場看看。”廠長拿起安全帽,匆匆向外走去。
沈良和李工程師緊隨其後。
一路上,沈良的腦海中快速閃過各種可能的故障原因。爐壁裂縫通常是由於熱應力過大造成的,可能是操作不當,也可能是材料老化。
到了車間,遠遠就能感受到異常的熱浪。
幾個工人正圍在二號爐旁緊張地忙碌著,有人在檢查設備,有人在調節參數。
“情況怎麼樣?”廠長大聲詢問。
一個老師傅抬起頭,臉上滿是汗水:“廠長,裂縫還在擴大。照這樣下去,恐怕得停爐檢修了。”
停爐檢修意味著生產中斷,損失巨大。
沈良走到爐子近前,仔細觀察裂縫的位置和形狀。
根據他的經驗,這種裂縫應該是由於局部過熱造成的。很可能是冷卻係統出了問題。
“老師傅,這個位置的冷卻水流量正常嗎?”沈良指著裂縫附近的冷卻管道。
老師傅一愣,然後趕緊去檢查:“咦,這裡的流量確實小了很多!”
“管道可能有堵塞。”沈良判斷道,“先把冷卻水停掉,檢查一下管道內部。”
廠長有些擔心:“停掉冷卻水,溫度會更高啊。”
“短時間內沒問題。”沈良解釋道,“關鍵是要找到根本原因。”
在沈良的指導下,工人們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冷卻管道內積累了大量水垢,嚴重影響了冷卻效果。
“原來如此。”老師傅恍然大悟,“怪不得這段時間爐溫一直不穩定。”
問題找到了,解決起來就相對簡單。工人們清理了管道,重新調整了冷卻參數,爐溫很快恢複正常。
“小沈,多虧了你啊!”廠長鬆了一口氣,“要不然這爐子今天就得停產了。”
沈良擺擺手:“這都是基本的故障排查,沒什麼大不了的。”
老王在一旁感慨道:“還是技術人員厲害,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這說明什麼?”廠長若有所思,“說明咱們工人的技術水平還需要提高啊。”
沈良心中一動。
這正是推廣培訓班的好機會。
“廠長,您看,如果咱們的工人都掌握了基本的設備維護知識,這種問題是不是就能提前發現?”
廠長點頭道:“你說得對。看來這個培訓班真的很有必要。”
李工程師也表示讚同:“不光是新技術,連基礎的維護保養都得加強培訓。”
就在眾人討論的時候,車間裡又傳來一陣騷動。
“沈技術員!沈技術員!”
一個年輕工人跑了過來,臉上滿是興奮:“您快去看看,一號爐的產量又創新高了!”
沈良愣了一下:“一號爐?”
“就是您上次改造的那台!”工人激動地說道,“今天的產量比平時多了整整15!”
廠長眼睛一亮:“15?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啊!”
眾人匆匆趕到一號爐前,隻見操作麵板上的數據確實令人振奮。不僅產量大幅提升,鋼材的質量指標也有明顯改善。
“這是怎麼做到的?”李工程師有些不敢相信。
沈良仔細查看了操作記錄,心中漸漸明白了原因。
“應該是昨天調整的那個參數起了作用。”他解釋道,“通過優化燃燒曲線,提高了熱效率。”
“可是昨天調整之後,效果並不明顯啊。”操作工人疑惑地說。
“新參數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沈良耐心解釋,“設備內部的熱平衡需要時間來建立。現在看來,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廠長激動得搓著手:“好啊!這樣一來,咱們的生產成本又能降低不少!”
老王也是滿臉喜色:“沈技術員,您這一招真是絕了!改造了兩台爐子,一台提高產量,一台預防故障。”
沈良心中暗自感慨。
在這個年代,每一點技術進步都來之不易。工人們對技術改革的渴望,讓他深受感動。
“各位師傅,這隻是開始。”沈良環視四周,“等咱們的連鑄機投產之後,整個生產流程都會有質的飛躍。”
“連鑄機?”幾個工人眼中閃過好奇的光芒。
“對,就是咱們正在研發的新設備。”沈良簡單介紹道,“它能讓鋼水直接凝固成鋼坯,省去中間的很多環節。”
工人們麵麵相覷,顯然對這種新技術既好奇又有些擔心。
沈良注意到了他們的表情,心中有了想法。
“各位師傅,過幾天咱們廠要辦培訓班。”他笑著說道,“到時候我會詳細講解新設備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培訓班?”工人們議論紛紛。
“沒錯。”廠長也開口道,“廠裡決定了,要大力提升大家的技術水平。學得好的,優先安排到新設備上工作。”
聽到這話,工人們的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
在這個年代,能夠掌握新技術意味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收入。沒人願意被時代淘汰。
“沈技術員,什麼時候開始培訓?”有人迫不及待地問道。
“下周就開始。”沈良回答道,“每天晚上兩個小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就在這時,廠門口傳來汽車引擎聲。
“誰來了?”廠長向外張望。
隻見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廠區,車牌號顯示這是省裡的公務用車。
“壞了。”李工程師臉色一變,“不會是省裡來檢查的吧?”
沈良心中也是一緊。
如果真的是上級檢查,現在連鑄機項目還沒準備好,豈不是要露餡?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