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效率是人工的五到八倍_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 > 第428章 效率是人工的五到八倍

第428章 效率是人工的五到八倍(1 / 2)

回到宿舍後,沈良並沒有馬上休息。

他坐在簡陋的木桌前,在昏黃的白熾燈下繪製著圖紙。

挖掘機的核心是液壓係統。

1980年代的中國在這方麵幾乎是一片空白,所有的高端液壓件都依賴進口。

但沈良知道,隻要掌握了關鍵技術,完全可以用現有條件製造出性能不錯的產品。

“液壓泵的排量控製...”他在紙上快速標注著參數。

門外傳來腳步聲,沈良連忙將圖紙收了起來。

“小沈,還沒睡呢?”隔壁床鋪的張師傅推門進來,手裡拎著一瓶酒。

張師傅是車間的老技師,乾了二十多年,技術過硬,人也不錯。

“在想點技術問題。”沈良笑著回應。

“聽說你今天在會議室裡大顯神威?”張師傅在自己床邊坐下,“連鑄技術啊,這玩意我們廠以前想都不敢想。”

沈良謙虛地搖頭:“還在試驗階段,不知道行不行。”

“行肯定是行的。”張師傅擰開酒瓶,倒了兩杯,“問題是...你小子哪學來的?”

這個問題讓沈良心中一緊。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借機思考對策。

“我爸以前在冶金部工作,留下了一些技術資料。”沈良編了個不太離譜的理由,“我從小就喜歡翻看,沒想到還真派上了用場。”

張師傅恍然大悟:“怪不得!我說你小子怎麼懂這麼多。”

兩人聊了會兒,張師傅就去睡了。沈良這才重新拿出圖紙。

第二天一早,整個廠子都炸了鍋。

連鑄技術的消息不脛而走,所有人都在議論這個神奇的年輕技術員。

“聽說小沈昨天在專家麵前露了一手?”

“不僅露了,還把那些專家給鎮住了!”

“真的假的?他才來多長時間?”

食堂裡,沈良明顯感受到了眾人的目光。

有好奇的,有懷疑的,也有羨慕的。

“沈工,這邊坐!”李建軍遠遠地招手。

沈良端著飯盤走過去,發現李建軍旁邊還坐著幾個技術科的同事。

“今天車間就能安排好。”李建軍壓低聲音說,“陳部長特彆批示,優先保障。”

“材料采購呢?”沈良問道。

“已經在聯係了。不過有些特殊鋼材可能需要從外地調貨。”技術科的小王插話道。

沈良點點頭。

他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些問題。

1980年的工業基礎薄弱,很多材料都是緊缺物資。

“對了,陳部長還說了。”李建軍神秘兮兮地湊過來,“如果你的樣機成功,可以考慮送你去北京進修。”

北京進修!

這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機會。多少技術人員夢寐以求的待遇。

“真的?”沈良故作驚喜。

“千真萬確。陳部長親口說的。”李建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乾,前途無量啊。”

吃完飯,沈良來到了新分配的車間。

這是一個兩千平方米的廠房,原本用來生產鑄件。

現在專門清理出來給他做試驗。

十幾台機床排列整齊,有車床、銑床、鑽床,還有一台小型起重機。

雖然設備有些陳舊,但維護得不錯。

“沈工,您看看還需要什麼?”車間主任老劉陪在旁邊。

沈良仔細檢查了一遍設備:“基本夠用。就是精度可能不太夠。”

“這些機床都是五十年代的蘇聯貨,精度比國產的要好一些。”老劉介紹道,“實在不行,我們可以想辦法改造。”

沈良滿意地點頭。

他需要的並不是最先進的設備,而是能夠精確執行加工指令的工具。

接下來幾天,沈良開始製定詳細的加工計劃。

挖掘機樣機雖然是縮小版,但涉及的技術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液壓係統、傳動係統、控製係統、底盤行走係統,每一個部分都需要精心設計。

“液壓缸的活塞杆必須用40cr鋼。”沈良對著圖紙向工人們解釋,“表麵要鍍硬鉻,粗糙度控製在0.4以內。”

“沈工,這個要求是不是有點高?”老師傅王大力皺著眉頭,“我們的設備...”

“我知道難度很大。”沈良打斷了他,“但這是核心件,質量不能妥協。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外協加工。”

王大力若有所思地點頭。

他在機加工行業乾了一輩子,深知精度對於液壓件的重要性。

“那發動機呢?”年輕的鉗工小李問道。

“發動機我們不造。”沈良搖頭,“用現有的柴油機改裝。重點是匹配問題。”

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圖:“發動機的功率曲線要和液壓泵的需求曲線匹配,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率。”

工人們聽得雲裡霧裡,但都能感覺到這個年輕技術員的不簡單。

一周後,第一批材料到貨了。

沈良親自檢查每一根鋼材,每一個零件。

在那個質量控製體係還不完善的年代,這種謹慎是必須的。

“這批鋼材有問題。”他指著幾根圓鋼說道,“碳含量超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供應商的代表一臉不解:“怎麼可能?這是按照國標生產的。”

沈良沒有解釋,而是讓人送到化驗室檢測。結果證實了他的判斷。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老劉好奇地問。

“經驗。”沈良淡淡一笑。

實際上,他是通過鋼材的斷麵組織判斷出來的。

這種技能在2024年早已不稀奇,但在1980年卻顯得神乎其神。

材料問題解決後,正式的加工工作開始了。

沈良每天泡在車間裡,親自指導每一道工序。

從零件的粗加工到精加工,從裝配到調試,他都嚴格把關。

“這個孔的同軸度不行。”他指著一個液壓閥體說道,“重新加工。”

“沈工,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操作工人有些不滿,“再這樣下去,材料都要浪費光了。”

沈良堅持己見:“寧可報廢,也不能降低標準。液壓係統的精度要求就是這麼高。”

陳誌華偶爾會來車間巡視,每次都對沈良的嚴謹態度讚不絕口。

“這小子是個人才。”他對李建軍說道,“做事有章法,技術也過硬。”

李建軍深以為然:“關鍵是敢擔責任。一般技術員哪敢這麼要求?”

時間一天天過去,樣機的雛形逐漸顯現。


最新小说: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 崩鐵:黑塔女士這麼看我怎麼辦? 詭異降臨:死亡室友的深夜來電 謝太太的退場 小可憐揣崽偷哭,豪門婆家來團寵 鏡湖焚夢 高武:唯心流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