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拿出一份資料:”先從鋼材的熱處理工藝入手。這個相對簡單,但改進潛力很大。“
他分配了具體任務,每個人負責一個研究方向。
雖然表麵上是在搞研發,但沈良心裡很清楚,這其實是在為未來的技術突破做準備。
這些年輕人現在看起來還很稚嫩,但假以時日,必將成為中國重工業的棟梁。
傍晚時分,沈良獨自留在辦公室整理資料。
突然,門外傳來敲門聲。”進來。“沈良頭也不抬,繼續翻看手中的技術資料。
老劉推門而入,手裡拿著一個厚厚的文件夾。臉色有些凝重。
”廠長?這麼晚還沒回家?“沈良放下資料,有些意外。
老劉在對麵坐下,將文件夾重重放在桌上。
”有個事情,必須跟你說一下。“他的聲音壓得很低,”上級部門來人了。“
沈良心中一緊。來了嗎?
”什麼部門?“他表麵平靜,內心卻在快速分析各種可能性。
”冶金部的技術考察組。“老劉打開文件夾,”說是要實地考察我們的連鑄技術。“
沈良暗自鬆了口氣。技術考察而已,不是什麼壞事。
但老劉接下來的話讓他心情複雜起來。
”考察組的組長是王建國,冶金部的副司長。“老劉的眼神有些擔憂,”這個人我聽說過,很較真,對技術要求極嚴。“
沈良點點頭,心裡卻在盤算彆的。
王建國?這個名字他有印象。
後來成了冶金部的副部長,是個真正的技術專家。
如果能得到他的認可,對以後的發展極其有利。
”他們什麼時候到?“
”明天上午。“老劉搓搓手,”沈良,我有點擔心。萬一他們覺得我們的技術不夠成熟...“
”不會的。“沈良打斷了他的話,”我們的連鑄技術完全經得起檢驗。“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廠區裡依然忙碌的景象。
夜班工人正在操作那台簡易連鑄機,橙紅色的鋼水在月光下格外顯眼。
”廠長,您覺得他們會問什麼問題?“
老劉搖搖頭:”這我哪知道啊。不過肯定會很專業,很深入。“
沈良轉過身,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那就讓他們問吧。“
這份自信讓老劉稍微安心了一些。
但他還有個擔心。
”還有件事。“老劉的聲音更低了,”聽說這次考察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廠的未來發展。“
”怎麼說?“
”如果技術被認可,我們就能申請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資金、設備、人才,什麼都不缺。“老劉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但如果...“
他沒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
沈良心中暗喜。
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機會。
有了國家層麵的支持,他的技術推廣就容易多了。
”放心吧廠長,明天一定沒問題。“
老劉看著他堅定的神情,心裡的擔憂漸漸消散。
這個年輕人總是能給人信心。
”那我就不打擾你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硬仗要打。“
老劉起身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又回頭說了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了,明天你穿正式一點。畢竟是冶金部的領導。“
沈良笑笑:”知道了。“
門關上後,辦公室裡重新安靜下來。
沈良重新坐回桌前,但心思已經不在技術資料上了。
王建國...這個人物在他的記憶中逐漸清晰起來。
技術出身,作風嚴謹,眼光獨到。
最重要的是,他對新技術有著敏銳的嗅覺。
如果能說服他,接下來的路就會好走很多。
沈良拿出一張白紙,開始梳理明天可能遇到的問題。
連鑄技術的原理、工藝參數、質量控製、成本效益...
每一個環節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過話說回來,真正的考驗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如何解釋這些超前技術的來源。
沈良放下筆,靠在椅背上思考。
必須想個合理的說法,既不能太突兀,又要足夠有說服力。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這麼晚了還有電話?
沈良拿起話筒:”喂?“
”沈工,是我,小王。“電話裡傳來興奮的聲音,”有個重大發現!“
”什麼發現?這麼激動?“
”熱處理那個項目,我剛才試了一種新的工藝參數,結果鋼材的強度提高了15!“
沈良眼前一亮。
這小子還真有天賦。
”具體數據呢?“
”抗拉強度從420兆帕提升到了483兆帕,而且韌性也有明顯改善。“小王的聲音裡掩飾不住興奮,”沈工,這個結果是不是很驚人?“
確實驚人。
不過在沈良的預料之中。
”你做了幾次試驗?“
”三次,結果都很穩定。“
”好,明天繼續。記住,試驗記錄要詳細,數據要準確。“沈良的語氣變得嚴肅,”這個技術很有價值,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掛斷電話後,沈良心情更好了。
看來這批年輕人的培養計劃進展順利。
而且明天正好可以向考察組展示一下研發小組的成果。
技術創新加上人才培養,這個組合應該很有說服力。
沈良重新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幾個關鍵詞。
明天的彙報,就從這些方麵入手。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