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村。
村口。
一些不忙家閒的婦人夫郎坐在大楊樹下的石頭上乘涼,手裡搖著扇子,嗑著南瓜子,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閒話。
“聽說趙家老大花了二十兩,定了一個鎮上的哥兒。”王嫂子輕搖芭蕉扇,咋咋呼呼的就打開了話匣子。
有個家裡麵兒子年齡大了,還娶不上媳婦兒的嬸子不屑的說,“他那二十兩都是借的!”
要是她家裡也去借,她兒子也能娶個媳婦兒回來。
一個叔郎搖了搖頭,似是想不通,“本來家裡麵就窮,這趙家老大還要了個鎮上的,他是不過日子了?”
“有他以後難的,鎮上的哥兒好伺候?”馬嬸子一邊說著,一邊眼神有意無意的朝著坐在最外圈石頭上,一直默不作聲的叔郎瞟去。
他家兒子就是娶了鎮上一個織布戶的小哥兒。
那小哥兒蠻橫勒,仗著自己家裡是鎮上的,鼻孔都快朝天了,每次回村,走在路上都恨不得把眼睛抬到天上去!
這叔郎沒少被他的兒夫郎搓磨。
“先不說能不能伺候,依我看呐,趙家大小子未必能把鎮上哥兒帶回來!”王嬸兒身子微微前傾,語氣篤定。
鎮上的哥兒隻有瞎了眼才會跟趙硯回來!
她們說著,跟打她們臉似的,就看到前麵一輛牛車露了頭。
趙硯趕著牛車,板車上坐著一個小哥兒。
小哥兒身段看起來是極好的,隻是頭上蒙著一塊布,隻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讓人瞧不見他究竟長什麼模樣。
不過,給人的感覺是不差的。
趙硯家住在山腳,平日裡又常上山打獵,跟村裡麵人來往不多。
他趕著牛車從村口經過,隻是對這些嫂子叔郎們點了點頭,就駕車過去了。
王嬸子看他還把哥兒接回來了,一時麵子掛不住臉麵,看著牛車的車影,嘴一撇,言之鑿鑿的說,“等著瞧吧,趙家以後的日子絕對過不好!”
有幾人一聽並不讚同的搖了搖頭。
實際上,村裡麵的人都饞著趙家呢。
雙河村是一個大村,村子占地麵積大。
背後靠著群山,山裡物產豐富。
前麵是平川,還有兩條河流經,旱地、水田多,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富村。
村民光憑種地,就能衣食無憂。
隻有那些實在是揭不開鍋、活不下去的,才會冒險進山打獵。
畢竟這山密林深,裡頭有老虎、狼,膽小的人根本不敢往裡走。
趙家兩兄弟膽子大,又常年進山,早就練出來了一手嫻熟的打獵手藝,比種地還要掙得多呢。
要不然,光憑種地,哪能供得上趙真吃藥花的那些流水似的銀子!
現在趙真也沒了,以後的都是好日子,村裡麵有不少戶人家都盯上了趙家。
如今聽說趙硯花二十兩銀子娶鎮上的哥兒,都不太是滋味。
村裡麵誰家娶夫郎敢要這麼高的聘禮?
於是,這些嬸子叔郎們一麵嫉妒,一麵又忍不住笑話趙硯自不量力。
趙硯把牛車趕到宋家還回去。
此時,宋禾正在院子裡坐著洗衣服。
烈日高懸,曬得他汗珠順著臉頰流。
他聽到動靜,抬頭一看,瞧見趙硯真把哥兒領回來了,趕忙用衣角蹭了蹭沾滿水的手。
他站起來,笑著看向趙硯,豎起了大拇指,“真有你的。”
村裡麵的人都笑話趙硯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