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晚上睡覺前,想了想,覺得自己媳婦說的有道理。
好事兒不能光便宜外人呀。
而且他爹說的,也太危言聳聽了。
他辦他的事兒,咋會得罪縣裡的官兒?
孟良就按照他媳婦寫的名單遞上去了。
直接定下了這二十人。
因為鎮上的官想節省一些預算,於是,雙河村裡的漢子沒有一個晚上留在新壩的營帳裡麵睡的。
此外,雙河村的漢子中午也是不在壩上吃飯的。
在他們上壩的前一天。
宋禾儘力的把自己的竹林給安排了安排。
萬綏年紀不夠十七歲,他不用上壩,之前就在竹林裡乾過。
竹林裡的大活,宋禾隻能都交給他。
每天都付他工錢。
伺候宋嘉的人他也找了。
還是孫寧。
他一天給孫寧十文錢,反正就是把嘉哥兒交給他了,他想怎麼管就怎麼管。
宋禾一點兒都沒想過,讓重哥兒伺候嘉哥兒。
隻要嘉哥兒不鬨事兒,安安穩穩的,宋禾就燒高香了。
宋嘉這次沒鬨,就是想去孫家住,還說這樣方便寧哥兒照顧他。
孫寧他娘自然是歡喜的,因為孫寧跟她說過,照顧嘉哥兒宋禾一天給十文。
反正她還要伺候,多照顧一個,也就做飯時往鍋裡多添半瓢水的事兒。
孫家人沒意見,宋禾就把宋嘉給送到孫家去了,跟孫寧住一個屋。
宋嘉走後,萬重圖了個自在。
不過,萬重打算宋禾上壩上後,他也去竹林幫忙的。
趙家,馬武背著行李來了。
他也要上壩去乾活。
他們村是,一家有兩個漢子的最少要出一個漢子。
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爹來,隻能他自己來了。
鎮上看場子的活,到底不是長久之計。
他來後,趙堯高興的向他介紹自己的兩個哥夫,然後就纏著馬武跟他講鎮上的趣事兒。
馬武很多事兒都是瞎編的,現在隻能繼續硬著頭皮編。
江若和孫海在一旁聽著他瞎編,笑的合不攏嘴。
趙岐和趙硯在灶屋裡忙活。
本來是江若他們做飯的,倆都進去灶屋了,馬武說,“我想吃趙岐做的飯。”
看來趙岐的廚藝已經經過人認可了。
隻好換人。
趙岐的腿傷著,在灶屋裡往板凳上一坐,指揮著趙硯做飯。
倆兄弟也挺有意思的。
趙硯嫌趙岐說的太快,還說不清楚。
就像是,趙岐讓他切辣椒。
也不說明白,是把辣椒切成塊兒,還是把辣椒切成絲,他切的不對,趙岐讓他衝切,趙硯聽著他話裡的語氣跟指弄他似的,乾活乾的一肚子的火!
倆人在山上可沒這麼多矛盾,也沒這麼不配合過。
進了灶屋,就不行了。
在趙硯把土豆塊兒切成土豆絲兒後,趙岐說,“錯了。”
“那我切的時候你咋不提醒我?”
“你背著我。”
他怎麼看得到他切的是什麼?
趙硯把切菜刀放下,跟趙岐說,“我喊弟夫來了,我看也就他受得了你!”
趙岐說,“土豆絲也可以。”
趙硯這算是找到遏製他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