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變得很輕。
“會有人站出來吧。”
“總會有人站出來的。”
“就像七十年代那樣。”
他看著窗外,眼神很複雜。
“我也曾經是全共鬥的一員,你知道嗎?”
“真的?”
“在早稻田。1968年。”
他笑了,很苦澀。
“我們占領了校園,我們高喊口號,我們真的相信能改變世界。”
“然後呢?”
“然後我考了公務員。”
“穿上西裝,走進這棟大樓。”
“成為我曾經最痛恨的人。”
兩個月後。
深夜,新二的公寓。
桌上攤開著一份報告,厚厚的一疊紙。
標題:
《關於當代日本社會各階級狀況的調查報告》
作者:神永新二
日期:2001年6月6日
前言
本報告基於三個月的實地調查,訪談對象347人,涵蓋各個階層——從財閥家族到流浪漢,從高級官僚到性工作者,從大企業社長到便利店員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目的隻有一個:撕下“一億總中流”的麵紗,展示真實的階級圖景。
一、統治階級約0.8)
核心:六大財閥家族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倉、淺野)及其衍生網絡
控製:
·全國60的生產資料
·通過交叉持股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
·與官僚、黑道形成“鐵三角”
特征:
·世襲製:80的大企業社長是“二世”、“三世”,血統決定命運
·國際化:子女在歐美接受教育,與全球精英階層聯姻
·隱形化:通過基金會、智庫、非營利組織控製輿論和政策
他們不需要工作,財富自動增長。他們不在新聞裡,卻控製新聞。他們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二、依附階層約15)
高級官僚:天下り退休後到大企業任職)係統的最大受益者
大企業管理層:年功序列製的頂端,中產階級的幻覺製造者
專業人士:醫生、律師、大學教授——知識的把關者
黑道乾部:暴力機器的管理者,係統的維穩工具
特征:
·既得利益的守護者:他們的地位依賴於現有體製
·改良主義的溫床:主張小修小補,反對根本變革
·精神分裂:既恨體製的不公,又依賴體製生存
他們是係統的中層管理者。他們執行命令,也獲得回報。他們是金字塔的穩定器。
三、沉淪中的中間層約25)
中小企業主:“被大企業吸血,又必須吸工人的血才能生存”
普通公務員:“鐵飯碗正在生鏽,卻不敢鬆手”
正式職員:“終身雇傭製的最後一代,活在對裁員的恐懼中”
特征:
·焦慮感:隨時可能跌落,看著下層就像看著自己的未來
·保守性:害怕任何改變,因為現狀雖不好,但至少還能維持
·自欺性:還在相信“努力就能成功”的神話
他們是最矛盾的群體。向上看,是遙不可及的壁壘。向下看,是萬劫不複的深淵。他們隻能原地踏步,在焦慮中等待墜落。
四、新型無產階級約45)
派遣工:沒有任何保障的“人力資源”,可以隨時被替換
臨時工:按小時計算的生命,沒有明天
服務業底層:便利店員、送餐員、清潔工——城市運轉的齒輪
打工學生:為了生存出賣學習時間
特征:
·原子化:彼此孤立,缺乏組織,沒有集體認同
·流動性:今天東京,明天大阪,後天失業——沒有根基
·絕望感:“看不到未來”是最常聽到的話
他們是人數最多的群體,卻是最沒有聲音的群體。
他們創造了這個社會的財富,卻分得最少。他們是柴火,乾燥的柴火,等待火星。
五、沉底者約14.2)
長期失業者:被係統徹底拋棄
流浪者:公園的常住居民,城市的幽靈
底層性工作者:用身體換麵包
邊緣黑幫:暴力的炮灰,隨時可以被犧牲
特征:
·憤怒:對一切的恨——恨社會,恨他人,也恨自己
·虛無:對一切的不信——不信希望,不信改變,不信任何人
·暴力傾向:被逼到絕境的獸,隨時可能爆發
他們是社會的最底層,是被放棄的人。
但也是最危險的火藥桶。
結論
日本不是“一億總中流”。
日本是一個金字塔——
·頂端越來越尖,財富越來越集中
·底座越來越大,貧困越來越普遍
·中間層正在消失,像冰山融化一樣
兩極分化不可逆轉。
矛盾已經積累到臨界點。
總有一天,會爆發。
問題隻是:誰來點燃第一顆火星?
新二合上報告。
看著窗外的東京
第二天,放學後。
新二剛走出校門,兩個穿西裝的男人就擋在他麵前。
黑色西裝,黑色墨鏡,黑色轎車。
“神永新二?”
“是的。”
“請跟我們走一趟。”
不是請求。
是命令。
黑色的轎車停在路邊,後門打開,像是野獸的嘴。
新二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
他上了車。
東京都調查廳,地下審訊室。
沒有窗戶。
隻有一盞燈,白熾燈,刺眼。
一張桌子,兩把椅子。
牆上什麼都沒有,隻有水泥,冰冷的水泥。
“坐。”
男人坐在桌子對麵。
五十歲左右,眼睛像死魚——沒有感情,隻有冰冷。
“神永新二。”
他翻開一個文件夾。
“或者……”
他抬起頭,嘴角勾起一個笑容。
“我該叫你碇真嗣?”
男人一頁一頁地翻著文件。
“2000年12月25日,鬆田組滅門案。三百二十七人死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金井正雄謀殺案。”
“還有這四個月來,十七起黑幫團滅案,共計兩千一百四十三人死亡。”
“都是你乾的。”
不是疑問。
是陳述。
新二保持沉默。
“不說話?”
男人點起煙,深深吸了一口。
“沒關係。我們不在乎。”
“黑幫死了就死了,反而省了我們的麻煩。”
“那些人渣,死一萬個都不夠。”
他吐出煙霧。
“我們在乎的是——”
他拿出另一份文件。
新二的調查報告。
“這個。”
男人的表情變了。
不再是死魚。
而是鯊魚。
一條聞到血腥味的鯊魚。
“你知道你在玩什麼嗎?”
“調查研究。”新二第一次開口,聲音很平靜。
“調查研究?”
男人笑了。
沒有溫度的笑,像是鋒利的刀。
他站起身,繞著新二的椅子走,像是獵食者在繞著獵物。
“小朋友,曆史課本沒教你嗎?”
“1928年,治安維持法。”
“1933年,小林多喜二,《蟹工船》的作者。”
他停在新二身後。
“知道他怎麼死的嗎?”
他湊近新二的耳邊,聲音像蛇一樣吐著信:
“十根釘子釘進指甲。”
“內臟破裂。”
“活活打死。”
“死的時候才二十九歲。”
“屍體送回家時,他母親都認不出來。隻能通過衣服辨認。”
他回到座位。
“1945年,美國人來了。說要民主化。”
“結果呢?”
“1952年,破壞活動防止法。”
“1960年,新安保條約。”
“名字變了,法律變了,口號變了。”
“本質沒變。”
他看著新二。
“我們還是特高課。”
“隻是現在換了個好聽的名字。”
“換湯不換藥。”
他彈了彈煙灰。
“現在,我們更文明了。”
“不用刑訊。”
“不用釘子。”
“用彆的。”
他拿出一張照片。
放在桌上。
推向新二。
薰的照片。
在公園裡玩耍,抓著秋千,笑得很開心。
“可愛的孩子。”
男人的聲音像蛇。
“一歲半。正是容易出事的年齡。”
“樓梯很陡,孩子容易摔。”
“車很多,司機不一定看得見。”
“食物可能有毒。”
“陌生人可能是壞人。”
“小孩子……”
他笑了。
“太脆弱了。”
房間裡的溫度驟降。
空氣像是凝固了。
男人能感覺到——那股壓迫感,像是被猛獸盯上。
但他反而笑得更開心。
“哦?生氣了?”
“想殺我?”
他張開雙臂。
“來啊。”
“殺了我。”
“然後明天就會有人把你兒子的頭送到你麵前。”
“你很強,我們知道。”
“你能殺光黑道,也能殺光我們。”
“你甚至能殺光這棟樓裡的所有人。”
“但是——”
他湊近。
“你殺不光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
“而這個世界,能輕易殺死你在乎的人。”
“你的兒子。”
“你的朋友。”
“你幫助過的每一個人。”
“都會死。”
“一個接一個。”
沉默。
漫長的沉默。
新二的拳頭鬆開了。
男人笑了。
“聰明。”
“你知道什麼叫取舍。”
“但是——”
他話鋒一轉。
“我們可以合作。”
“合作?”
“你有才能,非凡的才能。”
“力量、智慧、冷靜、果斷。”
“這個國家需要你這樣的人。”
“加入我們。”
“成為刀。”
“成為這個我們的刀。”
他點起另一根煙。
“待遇很好,權力很大,地位很高。”
“你的兒子會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保護。”
“你可以住在最好的社區,開最好的車。”
“甚至……”
他壓低聲音。
“可以合法地殺人。”
“隻要對象是我們的敵人。”
“殺多少都沒關係。”
“法律會保護你。”
他看著新二。
“怎麼樣?”
新二站起身。
“我可以走了嗎?”
男人也站起來。
“當然。”
“你本來就是自由的。”
“我們是民主國家,不是嗎?”
他笑了。
“隻是記住——”
他走到門口,打開門。
“每一步。”
“每一天。”
“每一秒。”
“我們都在看著。”
“你、你的兒子、你關心的每一個人。”
“都在我們的視線裡。”
“永遠。”
走出大樓時,已經是深夜了。
東京的霓虹燈還在閃爍,像是無數隻眼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新二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
他能感覺到。
視線。
無處不在的視線。
樓上的窗戶——有人在看。
街角的攝像頭——紅點在閃爍。
路過的每一輛車——可能都在監視。
回到家,已經淩晨兩點。
薰已經睡了。
小小的身體蜷縮在嬰兒床裡,呼吸均勻而平靜。
新二站在嬰兒床前,看著那張安靜的小臉。
手在顫抖。
“利匹亞先生。”
他輕聲呼喚。
「我在,孩子。」
溫暖的聲音在心中響起。
“他們威脅薰。”
「我知道。」
“我該怎麼辦?”
「你怕了?」
“不。”
新二搖頭。
“我隻是……不想讓無辜的人受害。”
「真嗣君。」
利匹亞的聲音變得嚴肅。
「你讀了那麼多書,還不明白嗎?」
「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敵人會用一切手段——威脅、收買、暗殺、屠殺。」
「這不是遊戲。」
「這是戰爭。」
「要麼屈服。」
「要麼戰鬥。」
「沒有中間道路。」
新二看著薰。
“如果戰鬥,他可能會死。”
「如果屈服,千千萬萬個‘他’會死。」
「而且……」
利匹亞停頓了一下。
「如果你屈服,你創造的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一個強權統治、暴力鎮壓、人民沉默的世界。」
「那樣的世界,值得他活著嗎?」
新二閉上眼睛。
淩晨三點。
新二拿出筆記本。
開始寫:
《關於當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一、敵人已經露出獠牙
·他們知道我在做什麼
·他們感到了威脅
·他們開始反擊
·他們比我想象的更強大,更無恥
二、我們的劣勢
·缺乏組織
·缺乏群眾基礎
·親人成為軟肋
·處於敵人的全麵監控之下
三、我們的優勢
·掌握真理
·擁有超人的力量
·時間在我們這邊——矛盾在激化
四、策略調整
從公開轉入地下
從個人轉向組織
從城市轉向——
他停筆。
轉向哪裡?
農村?農民早已被收編。
工廠?工人已經被馴化,工會已經被收買。
新二站起身,走到窗前。
東京的夜景依然閃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輕聲念著。
然後轉身。
開始製定更詳細的計劃。
喜歡eva永恒的幸福與變革的明天請大家收藏:()eva永恒的幸福與變革的明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