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落地,不久。
安妍拖著行李箱,走出機場,摘下墨鏡放進上衣的口袋裡。
“呼…”
“新城嗎?”
刺眼的陽光照進航站樓,眼前現代化的城市,讓她一時之間有些恍惚。
這些年新城的發展的確很好。
如果沒來過這裡,她還真的信了蒙省的人都住蒙古包,新城的人天天吃饢…
好吧,後者或許沒錯。
不過新城的設施配套,還是很完善的,飲食也並不貧瘠。
“哎盆友,坐車的服務要不要,酒店都給你安排的有?”
“哎盆友,健身房vip卡辦一份,現在打折,優惠多多的有…”
機場外的街道上。
停滿了來接機的小汽車,大多都是網約車,還有各色小販在街邊叫賣。
或許有些吵鬨了。
不過安妍倒也沒覺得什麼,畢竟這不是她該管得事情。
何況對方和她差不多,也算是商人,隻是賣的東西不大一樣。
“安總?”
不遠處。
一輛黑色奧迪,副駕駛上,有人推開門,朝著安妍遠遠招了招手。
安妍環視一遍四周,好像沒有人回應。
安這個姓氏,本身就很少見,何況是在新城這種地方了。
“應該是在叫我吧…”
她快步走過去,轎車上的黑衣女子眼睛一亮,跳下車來。
頗有些激動地捧著她的手。
“安總,您不記得我啦,我是小周啊,跟您在網上談過業務。”
“哦~這樣~”
安妍摸了摸下巴。
“華棉集團的小周啊…”
想到華棉集團,她不由得微微挑眉。
安妍並非什麼信息閉塞之人,恰恰相反,她幾乎每天都看新聞。
新聞並非都是真的。
但即便有假,也反映了社會對某件事物接下來的期許與政策。
諸如,某市節能減排,廣泛使用新能源,成果斐然,引人效仿。
即便有誇大的成分,也反映了該市與周邊地區,未來一段時間的策略。
重汙染類的企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
而綠色領域的企業,與其上下遊兩端的供應鏈,或許就有投資與拓展的價值。
華棉集團的事情,她自然也清楚。
“看來華棉最近,的確是焦頭爛額了,國企這麼謹小慎微的姿態,還是第一次見。”
她心中一忖,歎了口氣。
這倒未必是件好事。
“我想起來了,您就是周女士是吧,不用叫我安總,叫我名字就好。”
安妍露出一抹經典的職業笑容。
“沒事,坐吧。”
…
兩人在轎車後排對坐,一時無言,大眼瞪小眼愣了半晌。
“聽您口音,是南方調過來的?”
安妍先開口,套個近乎。
“您知道?”
女人一愣:“安總果然眼光獨到,我是江省出生,後麵才調來華棉工作。”
“這麼巧啊?”
安妍乾笑起來。
“我父母也是江省農村出身的,後來有了點成績,才搬到新海…”
“周總,這麼看來,我們還是老鄉了?”
套近乎不是主要。
套話才是根本。
她要知道,華棉對自己這件事,重視程度究竟是多少。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