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收公司裡的人數不到兩百人,做臨時工的一百六十二人,其他的就是財務和店長、以及公司內部的人員了,李旭東承諾每個月搞兩頭計劃外的豬肉給大家分,臨時工也是工人階級的一員,享受同等待遇。
這可是大好事啊,一人差不多可以分到一斤的肉。
排骨和筒子骨這類帶骨頭的,沒什麼人願意要。李旭東要求領導乾部帶頭,吃虧在前,享受在後,不要的都分給領導乾部。
至於如何補貼領導乾部,李旭東沒想過,大不了自己那份不要唄。
沒事的時候,李旭東除了去軍區參加會議,又開始了創作劇本《赤伶》。學問這東西最實在,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聽得懂道理,但肚子裡的學問支撐不起踐行道理的架子,頂多算是空架子,虛的很。真讓我去做學問,皓首窮經的讀,也未必能讀的透。
術業有專攻,李旭東有自知之明,他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想要完全沉浸在書本的海洋裡完全不現實,還不如老老實實的上班,然後規劃出未來的路。
三月底,李旭東的劇本就寫好了。梅先生看完劇本,又盯著李旭東看了好半晌,才悠悠的道:“李先生若是換上青衣行頭,該是何等的風華絕代啊!”
“您可千萬彆抬舉我,其實我這人很俗氣,最適合聽些三俗的相聲,登不了高雅之堂。”
雖然看京劇的唱、作、念、打也挺有趣,一些名段聽著也覺得過癮,但絕大多數選段,李旭東其實是欣賞不來的,沒那個水平。
男人捏著蘭花指,咦~,想想李旭東都覺得肉麻,心裡總覺得不得勁兒,還是那些情情愛愛的歌曲適合自己的欣賞水平。
劇本和一些歌曲梅先生拿走了,怎麼改編,就不關李旭東的事了。
李旭東又恢複了無所事事的狀態,每天上班摸魚,在各個回收站裡找自己中意的書籍和“古董”,沒事也看看書,下下棋。
六月的時候,陳雪茹帶著老大李星河來了四九城。
家裡的事情不需要李旭東操心,一切都在按照李旭東的計劃進行。這一年,種花家的蘑菇彈會要開花,香江不可避免的將要陷入亂局裡去。
火中取栗對李氏家族不是難事,香江的產業能賣的都快要賣光了。將來再買回來,一進一出之間,香江要出個李半城也無可厚非。
李旭東關心的不是香江,而是外麵的局勢。
緬甸的金山角已經被拔除了毒瘤,叢林作戰還是死傷了幾十名雇傭軍,有的是被地雷炸傷的,有的是被陷阱和機關導致受傷的,還有個居然被緬甸的大蟒蛇給生吞了,真正在作戰過程中被打子彈死的隻有四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金三角其實是老蔣的軍隊流落在那裡,無家可歸了才聚在一起做的這個殺頭的買賣。這塊土地李旭東沒打算歸還給當地政府,自己拿在手裡也未嘗不可。
蘇門答臘島的情況很好,已經開始了第三期的建設,在那裡,你可以看到什麼叫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所有人四班倒,辛苦談不上,工人們的乾勁很足,錢給的多,當地物資又很豐富,大家吃得好睡得好,自然沒人鬨事。
隻是印尼當地的政府裡總是有些許雜音,其實他們不知道,種花家也給蘇門答臘島提供了人力上的援助,五萬退伍老兵就是五萬生力軍。
高端的武器需要在實戰中得到運用和檢驗,加上英格蘭的海上援助,蘇門答臘島可以說是一塊鐵板了。如果有必要,顛覆印尼的政權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很多工廠在蘇門答臘島已經開始了生產,三個深水港也是建設的最早的,四期工程都已經上馬了。
霍老哥的造船廠現在可以造出四萬噸的貨船了,配上幾門甲板炮,也可以用作武裝商船。在亞洲,還沒哪個敢不開眼,公然打劫幾大船王的船隻。
武器方麵也不需要李旭東操心,地空導彈、空艦導彈、艦艦導彈都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了,遙控無人機可以監測一百二十公裡的目標,除了沒有蘑菇彈,該有的都有了。
雪茹生了個女兒,婁曉娥又生了個兒子,還取名婁鎮海。意思是要幫李氏家族守住這片廣袤的地域。鎮海這個名字,李旭東倒是無所謂,但是李家的種沒什麼特殊情況,還是要姓李的。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子女多,就隨便改自家的姓氏吧。
家裡其實最乖的還是陳雪茹和徐慧真。哪怕陳雪茹有些刁蠻任性,那也是李旭東自己寵出來的。為了這個家,雪茹的犧牲最大,而且作為大姐,陳雪茹也有責任帶領這個家。
久彆重逢,晚上的恩愛自不必說,隻需要看李旭東的神色就知道什麼叫鞠躬儘瘁死而後已了。
李星河作為家中的長子,還是需要李旭東不斷提點的,十一二歲的年紀,吃得又好,早熟也是正常的。李旭東自己也暗戀過,自然知道情竇初開是個什麼滋味。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沒什麼是李旭東買不到的,哪怕是讓皇家的女兒下嫁,無非是多出些彩禮罷了。但是愛情是純真的,是美好的,李旭東肯定不能去破壞孩子眼中的真誠。
一個講故事,一個聽故事,聽完之後,李旭東還會問兒子從中領悟到了什麼東西。
在大陸吃飯,李旭東吃什麼,一家人就吃什麼,不搞特殊化。
教育子女學會吃苦,不然出現“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笑話,李旭東隻怕會一頭撞死在樹上。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穿越195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