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東圍距離沔水很近,北邊就是沔陽,當時守衛東圍的張儁乂遭到敵軍主力進攻,形勢十分不利,夏侯將軍分了一半人馬增援東圍,導致自身兵力空虛……後來遭到劉備軍突襲,夏侯將軍寡不敵眾,不幸陣亡。”
儁乂是張合的字。
吳明想了想,“你的意思是……夏侯將軍是因為救援張合才將自己置於險境?”
許褚點了點頭,“可以這麼說。”
【曹操大帳】
曹操從榻上直起身體,向許褚問道:“吳明來漢中做什麼?”
許褚答道:“他說是來祭奠張琪瑛。”
“那他為何跑到軍營裡來?”
“他來調查夏侯妙才的死因。”
曹操輕輕點了一下頭,“恐怕這才是他來漢中的主要目的。”
許褚走到曹操身邊說道:“我大概跟吳明說了一下情況,他又去找張儁乂了……我感覺他不會輕易罷休。”
曹操沉默了一會,又緩緩躺回榻上,“不必管他,這小子就是這個脾性。”
【張合帳篷】
張合輕輕歎了口氣,“許仲康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
吳明問道:“啥意思?”
張合說道:“夏侯將軍雖然分兵救援東圍,但他身為漢中主帥,手下並不缺兵將,除去駐守大營和各處的人馬,能用於前線作戰的兵力不會少於一萬人……若不是事出意外,夏侯將軍絕不會被敵軍一擊而潰。”
吳明露出疑惑的神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合悵然說道:“當時劉備派兵焚燒我軍防禦工事,夏侯將軍趕去救火,不料與敵軍遭遇,雙方短兵相接,當時夏侯將軍身邊人馬不多,結果不幸戰死……”
“一軍主帥親自跑去前線救火?”
“這些我也是聽人說的……當我們得知夏侯將軍死訊,軍心震動,不得已放棄陣地,全部撤回北岸大營。為了穩定大局,郭伯濟與杜子緒推舉我臨時擔任軍中主帥……”
吳明又問道:“郭伯濟和杜子緒?這兩個是什麼人?”
張合解釋道:“軍中司馬郭淮,駙馬都尉杜襲,這兩位都是魏王上次離開漢中之時任命的官員。”
吳明想了想,“夏侯將軍遇難的時候,趙顒是跟他在一起嗎?”
張合點了點頭,“是的。”
“趙顒身為益州刺史,不在大營待著,跑去前線做什麼?”
“趙大人不僅掌管政務,也有監察各部、協調後勤之責,他偶爾會和夏侯將軍一起巡視軍隊。”
吳明皺了皺眉,“一個管政務和後勤的文官,明知前線危急,還不顧性命的跑過去,是不是過於勇猛了?”
張合無奈的說道:“我那時一直在東圍作戰,無暇顧及其他,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兩名軍政高官一起陣亡,非同小可,魏王到達漢中之後,難道沒有調查過這個事情?”
“魏王曾經找過幾個將領問話,好像也沒人說得清夏侯將軍戰死的詳細情形。”
吳明略一思索,“你剛才說那個郭淮……他是軍中司馬,作為夏侯將軍的副手,他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嗎?”
張合搖了搖頭,“那段時間他在營中養病,並未參戰,所以也不了解前線發生的事情。”
“那……夏侯將軍遇襲之後,跟隨他的士兵總有一些逃回來吧?”
“有一些,不多。”
“能不能找一兩個來讓我問問?”
“問不到了,那些逃兵都被處死了。”
“啊?”
“按軍法,主將戰死,偕從皆斬。”
【沔陽,民居】
天黑之時,吳明回到了簡陋的民舍。
呂娟皺了皺眉,“也就是說,親曆現場的那些人,沒有一個活下來?”
吳明點頭說道:“是的。”
孫香露出懷疑的神色,“那些逃兵都被斬了……這會不會是殺人滅口?”
“不能這麼說吧……”吳明撓了撓頭,“軍法中確實有這麼一條,主將陣亡,隨行親兵護衛都要處死。當時又是非常時期,人心不穩,如果不嚴刑峻法,局麵可能會無法收拾。”
孫香問道:“下令執行軍法的人是誰?”
吳明答道:“是司馬郭淮。夏侯淵死後,各支部隊從前線潰退,郭淮收斂散卒,整肅軍紀,並且和杜襲一起推舉張合暫時代理主帥之職,這才穩定了大局。”
呂娟說道:“這麼說來,郭淮還是個有功之人?”
吳明點了一下頭,“臨危不亂,穩定軍心,確實功不可沒。”
孫香琢磨了一下,“我總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許褚和張合的說法也不儘相同,明天你再去問問那個郭淮,他也許知道更多內情。”
喜歡無名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無名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