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東夷族內,處處歡聲。
吃了近半月樹皮樹葉的族人,一下得了糧食,集體跪下拜謝。
“我早知道咱東夷族受天眷顧,否則怎會有鄰部為我族支援糧食!”
“嗬嗬!”有人恥笑道,“前兩天你還說咱部族被天神懲戒,要亡族滅種。”
“先前那都是胡亂說的,不信我現在就去求族長,與侵犯我們的敵人決一死戰。”
“你若敢去,那我也去!”
“誰怕誰?”
“華夏族援助糧食,不知提了什麼要求?”有老農猶豫道,“若要償還,肯定要加重稅負的。”
“沒有華夏族支援,我們現在就要餓死!”有人駁道。
“就是,日後吃些苦,也比現在餓死強。”
“安靜!”有官吏高聲道,“儀式要開始了。”
跪著的庶民們紛紛閉上嘴巴,虔誠的看向祭壇。
熊桐作為華夏族使者,被以最高禮儀請上祭壇。
他身側就是東夷首領。
“華夏族得神靈認可,奉神昭,支援吾族,吾族受天眷顧,宗廟不倒,社稷不滅!”祭祀高聲吟誦。
壇上,熊桐看著遞來的血酒,隻得塗於唇上。
他受神使命令而來,為的是與東夷族建立聯係。
結果東夷族得到糧食後,上下都以華夏族此舉是為結盟信號。
“如今我族深陷戰爭泥潭,若有朝一日得以解脫,必定與華夏族同進退!”東夷首領看著台下狂熱的庶民,心頭大定,對著熊桐道。
前幾日,糧絕。
自貴族以至於庶民,皆以為東夷部族危如累卵,頃刻將覆滅。
就在昨日,華夏族糧食一到,風氣為之一變。
自上而下眾人,皆以為行德方感動鄰部,虔誠才取悅了上天。
再無有投降之論,一時人心之齊,隱隱都要超過戰前。
這時,不論華夏族有何居心,都是救東夷族於水火之中的恩人。
“我族實不忍貴部上下淪為炎皇奴仆,故而相幫,首領太客氣。”熊桐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旁的祭祀還在吟詠著東夷族如何的感動華夏族,如何的順承天意。
熊桐知道,彆看台下庶民狂熱如火,一旦斷糧,這股氣焰很容易就會熄滅。
“對了!”熊桐道,“我族支援糧食一事,希望貴部上下能守口如瓶。”
“如今我族才收回祖地不久,人心尚不齊,恐為炎皇所討。”
“這是自然。”東夷首領鄭重道,“吾早已知會全族上下。”
“隻是有一事,怕要違背使者意願。”東夷首領話鋒一轉。
“何事?”熊桐問。
“貴部不求回報想來是擔心我部物資匱乏,如此好意我部實感激,但若分毫無所報,豈不顯的我族猶如乞者?”
“現已備下玉器若乾、金器若乾,使者定要收下,否則我族受糧有愧。”
熊桐想了想,隻能點頭應下。
如果神使不要,他再送回來便是。
盟誓儀式結束,熊桐下了祭壇。
作為東夷七十二部的首領,自然還要講些話激勵士氣。
“炎皇勢大,我部亦不是孤立無援。”
“炎皇說我部不敬神明,此乃無端的羞辱。”東夷首領語聲雄渾,傳遍四方,“是他仗著武力,對我部族的欺淩!”
“我東夷兒郎甘當人牲被用作祭祀?甘當奴隸與牛馬同伍?”
“眾人都素知故土難離,風俗難易,信仰難舍。”
“可我族一旦落敗,便如魚肉之於案板,任人宰割,到時一切便身不由己了。”
“我部族相比炎皇麾下諸侯,人口要少。”
“但是,我東夷山多林密。諸侯聯軍也要吃飯,也要種地,拖其一年半載,他們自己便要退去。”
熊桐站在台下,環顧身後齊聲呐喊的東夷庶民。
不愧是能領導諸部的首領,言辭頗為振奮人心。
喜歡誰懂,我一現代人在原始社會稱帝請大家收藏:()誰懂,我一現代人在原始社會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