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眼下如之奈何?”
“君上!”殿內臣子諫言,“依照目前情況,施行新政的諸侯,必定更受華夏君賞識。”
“其次,貴族收取的賦稅不再依靠土地產出。”
“臣聽聞,芮地大小貴族沒有不讚頌新政的。”
“如今新政剛剛開始推行,諸侯還處於觀望之際,君應當機立斷。”
崇君眼神閃動:“其餘愛卿可有話說?”
“君上,當初第一批跟華夏族結盟的諸侯,現在無論地處何方,都是周圍諸侯畏懼的對象。”
“君那次能果斷親附,如今更不該猶豫!”
“可裁撤軍隊,一旦與華夏族反目,後果……不堪設想!”另有臣子出列道。
崇君點點頭,這也是他最大的顧慮。
“君上,就是我兵甲齊備,一旦與華夏族反目,社稷也將無存。”
“且華夏新政宣告,任何施行新政的諸侯,一旦遭遇外敵,或者內部叛亂,華夏軍無條件迅速提供保護。”
“君試想,若有此保證,與其養著戰鬥力還不如炎皇精銳的軍士,不如結好華夏族,還能省下巨大花費。”
“將自身安危寄托與盟友,這……”崇君猶豫道。
“君上若不行新政,庶民奴隸流亡,小貴族士人背離。”
“與其我部忍痛改革,擔負風險,不如效仿芮地。”
“卿……所言有理!”崇首領起身,“隻是中間虛實未知,待我去芮地一探究竟。”
“吾與芮君關係匪淺,想來他不會有所隱瞞!”
“君上聖明!”
“君上聖明!”
殿內大臣齊聲高呼。
抵觸新政的大臣本來不少。
但芮地今年的現狀,讓不少人動了心思。
加上封地庶民奴隸爭相逃亡,君上又不許派兵鎮壓,早晚有一日死守土地而餓死自己。
崇君帶好禮物,點起仆從。
一路朝著芮地而去。
沿途經過的村邑,人煙稀少,收割莊稼後,一片狼藉的土地沒人打理。
大道一側,幾個背著包裹扶老攜幼的庶民見著他們,立刻拔腿就逃。
“去把人帶回來,吾要問話!”崇君不悅道。
往日,庶民見著儀仗,隻是跪下行禮,今天怎麼轉身就逃。
“早就說了,不能走官道,不能走官道!”老頭哀歎一聲。
“俺不是想著官道好走,能早點過境麼。”青壯苦著臉。
看著撲來的兵士,老漢讓兒子帶著兒媳跑。
兒子執意要帶著全家人一起過好日子。
“怎麼就不聽話!”被兵士團團圍住,老漢跪下痛斥兒子道。
“跑什麼?”小統領怒目而視,“都給我架起來!”
一聲令下。
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全都押回了大路。
“抬起頭說話!”崇君親自審問道,“見著君主儀仗何不跪拜?”
老漢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總不能告訴君主,自己要逃亡隔壁村落吧?
“不說?”崇君冷聲道,“爾等不懼死乎?”
“君上,小人聽聞隔壁村落能吃飽肚子,所以帶了家人一道逃亡。”
“君上要殺,就殺小人一個。”
老漢的大兒子抬起頭,說完又底下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