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好白露膏,臉上的淤青處清涼清涼的。
“謝了,我先去吃飯了。”我於是去客廳吃飯了,綠珠還呆呆地坐在位置上。
客廳飯桌上已經備好菜了,基本都是端午剩下來的飯菜,我不挑食,剩菜也挺好吃。
“清清,今天我就不陪你了,我去找湯伯練武去。”我先跟清清說好,就怕她一會兒到處找我。
“好的,那我一會兒去書房讀書,今天的功課還得做的。”清清說道,至於我的功課,等晚上再說了,想到今天的算數課,我就頭大。
吃完飯,我往我們家後山走去,說是後山其實是個山丘,山丘名琅琊,在記憶裡沒有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不過我想多半是從古典的書籍裡淘來的,不知道本尊在什麼地方,而為了雅致,就給取了這麼一個名。
通往琅琊的前邊有一湖泊,這湖泊是五條山間的流水彙聚而成的,而宋府裡的那個湖泊是和這個湖泊相連的,共用活水。
眼前的湖名端莊,岸邊一丈高的石頭,就鏤刻這端莊兩字,湖裡有蓮,如今已經有荷葉了,但還沒伸展開,盛夏的時候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還可以泛舟戲蓮和戲魚。
記憶裡,我最喜歡和清清以及爹娘劃船到湖裡遊玩,不止是白天,還有夜晚,特彆是晴空萬裡,星空萬點的時候,爹和娘組織著大家遊玩一兩天,大家劃著大船小船在湖裡飄蕩,各自說著悄悄話,再點一爐火,溫一壺酒,碰杯喝酒,爹娘會聊著各種各樣的話題,我和清清聽懂的,聽不懂的,但多數聊的是老家的往事,會提及一些人名,還有一些舊事。
我的爹和娘也是喜歡浪漫的,不過他們不叫浪漫,叫風趣,爹和娘也會詩詞唱和,娘親指一物或者說一詞,由爹唱和,對不上,那就罰酒,反之亦然。
那時候我和清清隻顧著和鄰船的綠珠她們相互潑水或者雙手鞠著勞水中的月亮和星星了。
岸邊的那些船到了今年盛夏肯定還會啟用的,當然到了深秋,湖裡就更加熱鬨了,到處都是枯敗的蓮,黑不溜秋的,正是采藕的時節,府裡的人下湖,爹和娘要是能趕上也親自下湖采藕。
有一次爹和娘一起帶我和清清下湖,其實清清沒下,就是在船上,我下湖了,泥土黏黏的,一下子就沒過了腰間,把我給嚇壞了,不過很快就適應了,爹娘在湖裡摸著,我也學他們摸藕,當然還用工具的,形狀和現代的鐵鍬差不多,那次我藕沒摸到,倒是在泥土裡痛快地玩了一次。
橋跨越整座湖麵,對麵就是琅琊了,而琅琊的兩邊各有一條山泉流出,注入這個湖泊。
山都是樹,樹成林,樹林裡有竹,竹子成林,竹林間有座樓,原材料都是竹子,那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剛到湖對麵,到山下了,竟然遇到了下山的綠珠,給我行了個禮。
“綠珠,你怎麼在這?”我問道。
“湯伯叫我過來拿個方子,讓我出門買些藥材。”說著已經走上橋,遠去了。大白天的去抓什麼藥。
很快就到山上了,其實也就山腰位置,有個巨大的廣場,四周都是一片竹林,竹高十幾丈,鬱鬱蔥蔥,隻有一條路通往這裡,廣場旁邊就是竹樓了,上竹樓的台階上坐著個人,就是湯伯。
湯伯旁邊沏著一壺茶,他自己則端著一杯茶在默默地品著,沒想到湯伯還會品茶,湯伯不像個喝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