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狂風肆虐後,春日的溫暖與細膩重新回到了這個海域,海麵上已然風平浪靜。然而王至誠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此時,海警對郵輪乘客進行例行檢查,這究竟是為何?
“證件!”一句話如驚雷般在他耳邊響起,王至誠猛然意識到一名海警正在叫他。他心中一涼,快速掏出護照、簽證和船票,然而這並未能消除他內心的疑慮。
海警的小頭目仔細審閱了王至誠的所有材料,隨後麵無表情地招來另一名海警,示意他將王至誠帶走。“護照、簽證和船票我都準備齊全,為何要帶我走?”王至誠不解地問道。
“這些都無法證明您的真實身份,為了您的安全,我們隻是例行公事。”小頭目平靜地解釋道。王至誠心中一沉,跟隨海警走進了餐廳部的一間特殊房間。
房間裡氣氛凝重,圍坐在圓桌周圍的七位有頭有臉的人,或是官員,或是藝術家。當他們看到王至誠踏入門檻,竟齊刷刷地起身,熱烈地鼓掌歡迎。王至誠心中疑惑,難道他們認錯了人?這樣的優待不該屬於自己。
“請坐!”六位日本人士異口同聲地熱情邀請道。王至誠愣住,三度踏足日本,卻從未享受過如此規格的接待。他的目光不禁落在其中一位身上,正是他在東北帝國大學的老師——佐藤鬆本。
“至誠君,歡迎你。”佐藤鬆本微微一笑,向王至誠介紹端坐在上位的中年男子:“這位是鬆井,是日本陸軍大將,皇道派的領軍人物,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他特意在百忙之中前來相見。”
王至誠聽聞“鬆井”之名,想到在日本的一些報刊上,自己見過鬆井的照片和事跡。鬆井與田中、板垣、東條、本莊、佐藤、土肥原、川島等人並稱為日本八大“中國通”。鬆井的威名在王至誠心中如雷貫耳。
鬆井給人一種嚴肅、沉著而穩重的印象,他的臉頰線條分明,皮膚略顯黝黑,寬廣的額頭透出智慧與果斷。深邃的眼睛散發著冷靜與果敢,似乎能夠洞察周圍的一切。他濃密的眉毛勾勒出一種威嚴,令人生畏。
鬆井微微上揚嘴角,朝王至誠淡淡一笑,指著身邊的空位說道:“請坐這裡!”王至誠在佐藤鬆本的引領下,緩緩走過去,坐下。
鬆井開始逐一介紹左右兩側的嘉賓:首先是佐藤鬆本,緊接著是渡邊晨畝、黑木清輝、伊集院彥吉、川合玉堂和小室翠雲。每位嘉賓在王至誠耳邊都附上了一句簡短而熱情的問候。
“我認識中國的溥儀,他是一位和你一樣既能寫又會畫的中國人。”鬆井開口說道。王至誠心中一驚,溥儀的名字仿佛帶來了一陣風暴。
“溥儀?他並不是什麼值得推崇的人。”王至誠回應道,心中對溥儀的印象複雜。他曾在書中讀到溥儀的奢華與無能,也聽聞他在日本的種種經曆。
鬆井微微一笑,仿佛沒看到王至誠的反對,繼續說道:“1922年11月16日,溥儀以鑒賞的名義,調閱清宮收藏的書畫。12月1日,他娶了婉容與文繡,並立婉容為皇後,文繡為妃子。在北京紫禁城中,溥儀的生活充滿了奢華——每日養狗、養鹿,捏捏泥人;或吟詩作對,或彈琴寫字;或出宮坐汽車,逛街遊玩……”
王至誠思索片刻,不想與溥儀同流合汙,便說:“鬆井大人,您誤會了!溥儀是大清皇帝,至誠不過一介草民而已。”
鬆井自信地微微一笑:“他現在和你一樣,都是日本容留的中國人。”
“這可不一樣。”王至誠反駁道,“三年前,溥儀被日本公使芳澤謙吉宣布‘容留’,這是他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而我王至誠,是為了我的國家,遠渡重洋前往東北帝國大學深造。”
鬆井看向其他嘉賓,似乎在思考如何說服王至誠:“我希望至誠君能夠輔佐溥儀,實現他‘複號還宮’的偉大複辟夢想。”
王至誠沉思片刻,婉言謝絕:“我隻是一個文學、書畫愛好者,實在不能擔當如此大任!”
“可不能輕視文人的力量!”鬆井看了看周圍,繼續說道,“溥儀被逼宮後,我日本念及在關東大地震期間,他曾號召中國國民馳援日本,為中日兩國聯合繪畫展覽做出了諸多貢獻,因此在各大報章上刊登了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他的複辟造勢。同時,我們還護送溥儀到達津沽。”
王至誠眉頭微皺,心中對鬆井的計劃感到不安。“溥儀在津沽的生活與複辟計劃相結合,你們的用意何在?”
“在津沽,溥儀放開了手腳,儘情享樂,把大量精力和花費投入到如何用外國的衣飾來打扮自己,常常帶著他的皇後和妃子頻繁出入各種場所。”鬆井解釋道,“此時的溥儀,西方文化漸漸侵蝕了他的靈魂,他恢複了皇帝的稱呼,儘情享受著作為‘特殊華人’的殊遇與榮耀。”
鬆井的言辭使王至誠心中湧起一股怒火:“羨慕吧?在一些隻對外國人開放的場所,我們特意為他提供特殊的開放和服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我王至誠可不想讓中國百姓去償還這份債務。”王至誠冷靜地回應,心中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鬆井繼續說道:“張大帥在日本的扶持下,把持著東北。等到溥儀重新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至誠君可以在京、津、滬、渝、蜀、蘇、浙等地,任意選擇職務,管理廣大的地盤,儘可隨意挑選。”
王至誠憤然站起,語氣堅定:“你選錯人了!”
鬆井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中閃過一絲不安,“對不起,我是沒有教育好,是我的失職!”
然而,鬆井很快又恢複了微笑,緩和了氣氛:“我會看在你是他的老師,以及川島流速多次的推薦,儘力來培養你。”
“請不要為我費心了!”王至誠拱手,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
鬆井麵露尷尬之色,站起身來,轉向佐藤鬆本說道:“既然政界和商界不是王至誠的強項,就讓他回國後從事教學,專注於寫字、繪畫、攝影和寫作,做一個文化間諜,如何?”
鬆井的話猶如一記重錘,重重擊打在王至誠的心房。他明白,自己麵臨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他既不想成為溥儀複辟的工具,也不願被卷入日本的權謀之中,但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未來可能與這一切密切相關。
王至誠環顧四周,七位嘉賓的目光如同審判,期待而又審慎。他的內心如潮水般翻湧,決定在這場權力與道義的博弈中,尋找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我需要時間考慮。”王至誠終於開口,語氣平靜中透著堅定。
鬆井微微點頭,似乎對王至誠的回應並不意外:“當然,至誠君可以好好思量。不過,請記住,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王至誠心中暗暗思忖,未來的道路並不明確,而他必須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