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誠陪伴著孔德成、王懷蘭欣賞孔廟的碑文,忽聽一聲巨響,三人奔了過去。
原來是一個地穴,孔德成說:“一場大雨過後,孔廟出現多處這樣的塌方。”
王至誠跟著孔德成一連看過幾個,得出結論:“極有可能,碑文的下方遭到挖掘,或者本來就是個空穴,被雨水衝刷後,產生的坍陷。不過……”
“不過什麼?”孔德成問道。
王至誠提醒孔德成:“極有可能是盜墓者所為。”然後問:“最近沒有發現可疑人員?”
“道是前兩天來過兩個日本人。”孔德成說著,好像想起什麼,就與王至誠和王懷蘭告彆了。
送彆孔德成之後,王至誠想起自己把書畫包遺忘在十三碑亭,便急匆匆地往回趕。心中暗自慶幸的是,那書畫包完好無損,甚至還多了一幅《蘭亭序》的鬥方。這個冷清的地方,除了爺爺,他並沒有看到其他人。
“是誰送的呢?”王至誠心中疑惑,但他決定暫時不去打擾這份寧靜。想到靖堯曾說過,未來要通過《蘭亭序》多加練係,雖然麵前站著的是爺爺,王至誠卻心中立誓,關於《蘭亭序》的秘密,他絕不會告訴任何人。
“爺爺,我去方便一下。”王至誠背起書畫包,隨即朝不遠處的竹林小道走去,那裡偶爾會傳來幾聲鳥鳴,顯得格外寧靜。走到一個僻靜處,他打開書畫包,仔細查看那幅《蘭亭序》。他的手指輕輕撫過字跡,運用特殊的技法,赫然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
“儒大暫止,尊孔反孔須調停,衍聖公勿與日合作。”
王至誠皺起了眉頭,內心的好奇和不安交織著。過了許久,他才回到爺爺身邊,臉上卻掩飾不住心中的波動。
“想看這裡的風景,以後有的是時間。我們急需拜見衍聖公,儒大辦得越早越好。”王懷蘭沒有給孫子太多時間,語氣中透著一絲責備。
“真的要在這創辦國學院嗎?”王至誠略顯猶豫。
“曲阜是孔聖人的故鄉,這裡創辦一所以儒家為主的國學院,弘揚中國書法、國畫、中醫、戲曲等傳統文化,顯然比在上海、南京更有意義。”王懷蘭堅定地說道,話語中流露出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聲輕鬆的笑聲:“這位青年說的對!看這國學院在上海、南京不能創辦,在曲阜也沒有必要。”說話的是一位大約三十歲、風華正茂的青年,身穿一身乾練的官員打扮。
“曲阜是孔聖人的出生地,聖人是儒學的創始人。在這裡創辦這樣的大學,地理、曆史、人文環境得天獨厚!”王懷蘭顯得十分激動,眼神中透著微微的光芒。
青年人微微一笑,似乎對王懷蘭的觀點表示理解。“王老,我相信您經曆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您應該早有定論。尊孔還是反孔,您心裡有數。現在尊孔複古之風驟起,我想,王老不會在這風頭浪尖上輕易決斷吧?”
王懷蘭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看你一身的打扮,倒像是一個官員,似乎對我還有教訓之意。”
“何敢!敝人不才,何思源,初次見麵,恭敬不如從命。”青年自我介紹,語氣謙遜,眼中卻透著智慧的光彩。
王至誠心中暗自佩服,何思源,名滿天下的教育家,居然會在此相遇。“曲阜林廟案……”他輕聲問道。
“年輕人似乎對儒學感興趣嗎?”何思源笑著回應,目光溫和,“這件事我略知一二,您可曾聽說曲阜林廟案?”
“卑職王至誠,剛從龍華監獄出來不久,具體細節並不知曉。”王至誠回答,雖然心中一緊,但臉上依舊保持著淡定。
王懷蘭卻接過話題:“蔡元培、蔣夢麟在廢止南京大學院孔子祀典的同時,同意17名國字號青年黨員聯名請願撤銷衍聖公尊號,沒收林廟祀田歸公,廢止祭孔祀典。孔祥熙將此事呈報給了南京國民政府和蔣司令。”
何思源微微頷首,表現出對王懷蘭的尊敬:“不知王老對此有何看法?”
“最初,因為空氣不佳,孔府曆史上曾主動提出林廟改製。”王懷蘭語氣緩和,但字字鏗鏘,“在實際運作中,有人利用人脈關係,尋求國民政府內部的支持,孔祥熙便是其一。為了維護孔氏家族的地位,他暗中多次乾預,極力阻止林廟改革的訴求。”
王至誠插嘴道:“國字號‘黨治’體製下的民權和法治徒有其表,林廟案的最終處理結果,依舊是獨裁政治決定了儒教文化的命運。”
“林廟案事件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複雜。”何思源認真地說道,“對孔府來說,這關乎聖裔未來的利益;對蔡元培、蔣夢麟等人來說,則是取消‘封建遺典’、順應‘黨治體製’的革新之舉。換句話說,這也是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延續。”
王懷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似乎在思索著什麼。王至誠則暗自思忖,林廟案的複雜,是否也暗示著自己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我們該如何抉擇?”王至誠問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何思源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幾分欣賞:“年輕人,你們的未來不僅在於對曆史的理解,更在於如何去創造未來。”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打破了他們的討論。一個身穿白衣的年輕女子匆忙走來,臉上帶著緊張的神情。“何先生,快來!有重要的事情!”她的聲音透著一絲慌亂。
何思源的神情瞬間變得嚴肅,朝王懷蘭和王至誠點了點頭,便跟著女子離開,留下兩人麵麵相覷。
“這到底意味著什麼?”王至誠心中湧起一陣不安,回頭望向竹林深處,似乎有什麼不可言說的秘密在等待揭曉。
“或許,這就是我們所要麵對的選擇。”王懷蘭的聲音低沉,卻透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堅定。
隨著何思源和年輕女子的身影消失在視野中,王至誠心中對未來的迷惑與疑慮愈發加深。他知道,眼前的局勢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更牽動著整個時代的變遷。
他抬頭望向天空,隱約感受到一種不安的氣息,似乎在暗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而《蘭亭序》所隱藏的秘密,究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揭開怎樣的帷幕?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