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泰山的高峰與低穀之間穿行,窗外,景色如畫般展開。遠處的泰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巍峨而莊嚴,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不動聲色地見證著曆史的更迭。
藤原樸田站在車窗口,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對華夏文化的感慨與敬畏。
王至誠推了推藤原樸田,來到他的前麵,興奮地用相機捕捉窗外如詩如畫的景象。
藤原樸田回到王懷蘭的身邊,在王至誠的位子上坐下,和王懷蘭攀談華夏文化的風采。
王懷蘭對藤原樸田這位友好的日本朋友,講述:“遠在商周時期,我國就已存在摩崖刻石。”
“摩崖刻石?”藤原樸田說,“這一次來泰山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覽泰山景色和泰山的刻石。”
王懷蘭繼續說道:“泰山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據了重要地位。比如,前麵提到的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還有唐代的《紀泰山銘》、宋代的《摩崖》、元代的《天門銘》等等。那些長篇銘文的摩崖石刻,被稱為‘摩崖碑’;而短一些的題名、題記、題詩則稱為‘題名’、‘題記’、‘題詩’……它們如星辰般閃爍,點綴在泰山的每一個角落。”
王懷蘭的熱烈語氣感染了周圍的乘客,許多人轉過頭來,饒有興致地傾聽。
藤原樸田說道:“泰山不僅有刻石,還是圓覺僧人出家的淨土。”
王懷蘭微微頷首,眼中透出一絲驕傲:“黃石屏和丁鳳山都是清末民初的中醫名家,黃石屏的師傅便是泰山圓覺僧人。”
藤原樸田又問:“他會針灸嗎?”
王懷蘭說道:“他們不僅擅長針灸和中藥,書法也極為出色。你知道嗎?他還有一位師弟叫葛月潭,後來去了東北。”
王至誠拍過照片,轉過身說道:“如果不能在泰山創辦國學館或國學研究會,創辦一所書法學校也不錯啊!”
“是啊!”王懷蘭激動地說,“中國古代的石刻是幾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而泰山的石刻更是其中的翹楚。然而,當年秦始皇與秦二世的刻石,如今僅存那些真假難辨的十個字,實在讓人惋惜。”
“僅存十個字?”王至誠皺起眉頭,腦海中浮現出爺爺拍的那些珍貴照片,卻從未親眼目睹過泰山的真正麵貌。
“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王懷蘭開始詳細講述,聲音中透著一絲沉重。“它的刻字共有222字,由李斯親自書寫。遺憾的是,經過歲月的洗禮,許多文字已經模糊不清。”
“清道光八年《泰安縣誌》記載,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頂玉女池上,漫滅剝蝕了76字,尚能認讀的有146字。明嘉靖年間,北京某人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宮東廡時,僅存二世詔書四行29字……”王至誠緩緩搖頭,心中對曆史的無奈感愈加深重。
“你知道嗎?到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已經毀於火災,刻石遂失。”王懷蘭的聲音低沉,“這之後,嘉慶二十年(1815年)在山頂玉女池搜得的殘石僅存十個殘字,稱為‘泰山十字’……”
“這些石刻對研究中國古代曆史、文化、書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王至誠的眼神堅定,卻又夾雜著一絲憂慮,“若真有一天我們失去了這些文化遺產,豈不是對曆史的巨大遺憾嗎?”
“確實如此。”王懷蘭沉思著,“岱廟自清朝滅亡後,長久未曾修繕,民力凋敝,國庫虛空。1924年,各界曾發起重修岱廟的募捐,卻因戰亂而中斷。張宗昌雖然有意重修,但戰火連綿,恐怕難以保全。”
“張宗昌會不會對泰山的文化有所關注?我聽說他是個愛好書法的人。”王至誠若有所思,目光閃爍。
“他還是個詩人呢。”這時,一位不知名的乘客插話,微笑著吟誦張宗昌的《遊泰山》,引得滿車乘客都忍俊不禁,氣氛稍微緩和。
火車在一聲刺耳的刹車聲中驟然停下,車廂內響起一片騷動。王至誠被驚得心跳加速,透過窗外,他看到停車的地方離泰山站還有一段距離,路邊連一個臨時停車的標誌也沒有。
“到底怎麼回事?”乘客們紛紛議論,焦慮的氣氛彌漫在整個車廂。
這時,十幾名全副武裝的警察迅速上車,他們神情嚴峻,迅速將乘客控製住。乘警麻利地逐一核實每位乘客的身份。王至誠和爺爺順利通過了檢查,但心中卻隱隱不安。
兩名乘警來到藤原樸田麵前,仔細查看了他的證件。王至誠注意到,藤原樸田的臉上閃現出一絲緊張,然而他很快恢複了鎮定,微微一笑,向乘警出示了“考古隊”的證件。
“泰山站有緊急要務,本地人請下車,其他乘客請原地等候。”一名乘警冷冷地宣布,聲音如同刀鋒般銳利,切割著緊張的空氣。
王至誠的心跳加速,車廂內的乘客紛紛低聲討論,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聽說警察在追查張宗昌的人。”一位中年男乘客低聲說。
“孫傳芳正在向濟南逃亡,可能路過泰安。”另一名乘客緊隨其後。
“蔣總司令也來泰安督戰,還要登泰山。”又有人補充道,顯得更加神秘而緊迫。
“連日本人也在暗殺……”人們的話語中透出不安與猜測,空氣中彌漫著無法言說的恐慌。
王至誠心中越發疑惑,抬頭看向前方,心中不禁一陣慌亂——那藤原樸田已經消失了。
王至誠急忙站起,透過車窗張望,陡然發現藤原樸田和佐藤鬆本背著包,正隨著人群匆匆離去,宛如在逃亡。
“爺爺,佐藤鬆本如果知道藤原樸田早已加入無產階級文學聯盟,會放過他嗎?”王至誠急促地說,他的臉上滿是焦慮與不安。
“現在,誠要想的是:怎樣安全地逃離追捕,陪爺爺找到國學院的最佳地方。”王懷蘭凝視著前方,神情凝重。他們所麵對的,似乎不僅僅是泰山的曆史,還有更深的暗流和未解的謎團。
隨著火車的停滯,緊張的氣氛在車廂內愈演愈烈。王至誠心中隱隱感到,這場旅行即將揭開一段隱藏在曆史背後的詭秘,而他,似乎被卷入了一個更大的旋渦之中。
在這未知的暗流中,泰山的石刻與曆史仿佛變得更加神秘,等待著他們去探尋的秘密……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