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劃破夜空,雷聲如同怒吼般回蕩。川島美子坐在桌子旁,雙手握著短槍,眼神中流露著對馬一浮的蔑視和對王至誠的威脅。
川島美子聲音如同刀鋒,切割著沉悶的空氣:“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的這十年,是北大最輝煌的時期。他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說中,要求學生‘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奠定了北大的國學傳統和精神。”
王至誠和馬一浮試圖插話,卻被這番話打斷,隻能靜默地傾聽。
川島繼續說道:“借著‘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幌子,蔡元培辭退了一批不稱職的中外教師,而對守舊的辜鴻銘等人卻不離不棄,利用他們對國學的深厚造詣。”
“這一些與日本人有關係嗎?”王至誠低聲回應,心中滿是無奈與不滿。
川島美子繼續闡述,“蔡元培聘請了許多卓越的師資,如李大釗、魯迅、胡適、劉半農、梁漱溟等人來北大任教。他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製度,設立評議會,成為學校的最高權力與立法機關。”
馬一浮微微一笑,讚同地說:“在蔡元培聘任的教授中,不僅有國學大師,還有國民政府的要人,甚至包括共字號的領袖。李大釗在中國率先係統地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使北大成為研究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這不能不說是蔡元培默許了北大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北大,蔡元培麵對國共政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馬一浮努力維護蔡元培的形象,儘管他知道這並不容易。
川島美子一手按著桌案,一手扶著槍,目光直逼馬一浮:“當年北大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人舉行示威遊行,痛打章宗祥,蔡元培在哪兒?軍警當場逮捕了不少學生。蔡元培又在哪?”
馬一浮說:“當時,蔡元培與李大釗、陳獨秀等人一起,為營救被捕學生,不惜發動全國工商界罷工、罷市……”
川島美子對王至誠說:“北洋軍閥掌控北京後,蔡元培對吳稚暉的意見表示附議,主張‘取消共產黨人在國字號之黨籍’,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國共分裂的縱容。並提出‘清黨’方案,給中共帶來一場浩劫。”
川島美子冷笑,似一隻優雅卻危險的獵豹:“至誠君就像一匹馬駒,不如老馬識途。”說著走近馬一浮一步,喝問:“你什麼時候也替共黨做事情?”
“在清黨初期,蔡元培曾針對浙江清黨委員會草菅人命的行為提出嚴厲批評;在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他並不支持濫殺,反而勸告國字號當局以德服人,停止濫殺。”馬一浮在為蔡元培辯解。
川島美子似乎不在意馬一浮的辯解:“北大的‘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與日本東亞考古學會聯合成立東方考古學會,而我正是這個協會的成員。儘管蔡元培去年離任,但他仍是‘中研院’的首任院長。”
王至誠聽到“中研院”這個名詞,感到一陣不安:蔡元培專注於國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業,不可能與日本某些人或團體有任何聯係。這不是挑撥離間是什麼?他堅定地扞衛著蔡元培的聲譽。
川島美子毫不退讓,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我想蔡元培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他現已離開北京前往上海,正在主持召開全國教育會議。而在這個時候,章太炎、馬一浮等人,要組建國學北上講師團,說明什麼?他們中間並不團結。國共兩黨不團結,蔣司令搞了一個‘四一二’,汪先生搞了一個‘七一五’。王至誠君,你就是一匹馬駒!”
王至誠心中憤怒,說道:“日本方麵意圖分裂中國,借蔣司令製造的‘四一二’事變,隨後製造的‘五三慘案’,蔡元培和陶行知等人針對教育中存在的積弊進行了革新,章太炎、馬一浮支持國學,何罪之有?還用得著一個日本間諜指手畫腳?”
川島美子提醒道,“希望國學和書畫藝術教育彆被共黨‘赤化’,或者被黨國‘黨化’了!戴笠、徐恩曾不追究,中共特科的‘紅隊’饒不了你們!”
王至誠的情緒愈加激動:“任何人對華夏傳統文化的乾擾隻會讓國學活動受到更大的阻礙!我在上海的時候,與華教會大學的交流已引起國字號的注意,我是希望書法、國畫、京劇和中醫等國學,能夠得到應有的認可,而不是被邊緣化。”
川島美子終於說道:“我之所以在這裡等你,是念你大地震中的救命之恩,你還是我的書法教師。我再一次勸你不要對國共任何一個黨派抱有幻想,如果和大日本合作,佐藤鬆本和川島流速可以給你高官、名譽和財富,我美子可以隨時嫁給你……”
“請離開這裡——”王至誠終於忍無可忍,向川島美子下了逐客令。他的聲音堅定而富有力量,顯示出他對國學和信仰的堅定立場。
此時的局勢變得愈發緊張,文化的傳承與信仰的堅持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王至誠心中明白,文化的道路並不平坦,但他堅信,隻有通過不懈的努力與堅持,才能將國學的火種薪火相傳,迎接更加光明的未來。
每一個言詞的碰撞,都如同雷鳴般震撼人心,席卷而來的不僅是對曆史的糾結,更是對未來命運的深深思考。夜雨愈發猛烈,似乎在為即將展開的更大衝突預熱。川島美子的嘴角揚起一抹微笑,仿佛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她環視一周,流露出一絲輕蔑。“王至誠,你以為憑借你這點小聰明,你能逃得過國共兩黨對你的追捕嗎?”
王至誠麵對她的威脅,努力保持冷靜:“我們追求的是文化的複興和民族的自信,而不是什麼黨派?”
“黨派?在你們這個動蕩的民國,誰又敢說自己能逃避政治呢?”川島美子嘴角的微笑愈發冷冽。她的目光如同刀鋒,直刺王至誠的心底。王至誠感到一陣無形的壓力,他知道,今晚的爭論不僅關乎個人的立場,更關乎未來的文化走向。
這一夜,暴風雨愈發猛烈,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對抗做準備。王至誠心中暗自發誓,無論如何,他都要為國家的文化與未來而戰,直至最後一刻。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