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8月,王至誠留下待了幾天,希望再一次見到素有“中國暗殺大王”之稱的王亞樵,經向京劇女老生孟小冬一打聽,杜月笙在杜公祠落成儀式上因為蔣司令沒有沒有光臨感到失望。原來蔣司令去了廬山避暑,王亞樵重金雇傭他的小弟陳成去了。
孟小冬雖是京劇女老生,但年齡不大,出生1907年,王至誠比他大六歲,所以以兄妹相稱。“孟小妹,來點爆炸的新聞故事?”
“至誠兄,想聽什麼?”孟小冬望著王至誠問。
“關於蔣司令。”王至誠說。
“蔣司令和杜月笙的故事?”孟小冬問。
“談一下蔣司令及國字號政府的三次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王至誠說。
“軍事圍剿,小冬略知一二,但文化圍剿……”
“文化圍剿,我至誠來講,軍事圍剿就勞駕小妹了。”
“好吧。”孟小冬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刺殺的起因緣於陳濟棠和聚集在廣州的反蔣派派出的古孝天等刺客均告失敗。以古應天為代表的西南反蔣派仍不甘心,籌集20萬元巨款,遊說王亞樵再次暗殺蔣司令,王亞樵就派出了陳成。
6月14日淩晨,陳成潛伏在廬山上一個叫“太乙村”附近的竹林中。當時擔心在杜公入祠典禮上遭遇王亞樵,蔣司令的部下放出風說,蔣司令將前往杜公祠,卻去了廬山。這王亞樵也非等閒之輩,自己去杜公祠打聽,一麵派陳成前往廬山蟄伏下來。
陳成苦苦等到7月3日,終於看到蔣司令向著離竹林旁不遠處的一條甬道散步而來。
這一天,蔣司令剛吃過早飯,和夫人以轎代步前往廬山太乙村。宋美齡坐在帶篷罩的轎子走在前麵,蔣司令坐在"吱吱呀呀"作響的簡易竹轎裡緊隨其後。
大約半個多小時過去,兩轎子來到一處狹窄的崖口,崖口狹窄隻能排,魚貫而過。
恰在此時,在暗處巡視的蔣孝先帶領著衛士們,在一處山坡上發現幾隻被丟棄的火腿,而一隻火腿的內壁上有一絲槍油的痕跡。“有人攜帶武器上山了,蔣先生有危險。”蔣孝先驚叫一聲,帶頭衝出了竹林,抄近路去追趕蔣司令一行人。
衛士們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一處山坡上時,發現不遠處的大樹下坐著一位頭戴草帽、一身樵夫打扮的人,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不遠處緩緩前行的轎子,躡手躡腳潛行過去,二百米,一百米,三十米,二十米……樵夫模樣的人扔掉頭上的草帽,從懷中掏出一支手槍,對準滑竿上的蔣司令扣動了扳機。
兩聲清脆的槍響打破了山野峽穀的寂靜,猝不及防的蔣司令從滑竿上跌落下來。王世和、蔣富壽一個箭步竄了上去,用自己的身子護住了蔣司令。
刺客正要放第三槍的時候,所有的侍衛都拔出了槍,刺客機智地逃走,衛士們到處尋找刺客的藏身之處,從他們左側的山坡上又傳來一陣激烈的槍聲。
槍聲停息,蔣孝先從山坡上衝了下來,看見蔣司令麵無血色,嚇得臉色蒼白。王世和、蔣富壽把蔣司令從地上扶起來一看,連一根毫毛都沒傷到。
原來刺客前兩槍打傷的隻是蔣司令的替身,等發現上當追殺真的蔣司令的時候,槍聲一響,子彈從耳邊呼嘯而過,抬轎子的衛士下意識地下落轎子,蔣司令翻身從滑竿上滾落下來,又僥幸逃過了一劫。
孟小冬講過蔣司令遇刺的故事,從小小的手包裡找出一張照片,遞給王至誠,說:“蔣司令險些遇刺,讓部下火速追查,包括一些文人和藝人。我就想到了三個人:袁殊、王至誠和這個人。這個人,認識嗎?”
王至誠接過照片一看,是金劍嘯,鎮靜地搖了搖頭。
孟小冬說:“你應該認識。好好想一想。”
王至誠腦海裡想起6月在杜月笙慶典儀式上,金劍嘯被一名陌生的上海中共黨員派遣離開上海回哈爾濱了。孟小冬和杜月笙的關係,不可能在慶典儀式上不認識,金劍嘯如今也不會給金夢塵金劍嘯)造成影響,於是說:“大概,給杜先生送了一幅畫的那個人……走了,一個月前回哈爾濱了。”
“沒有!”孟小冬又找出一份報紙,遞給王至誠,說:“8月初,上海新華藝術大學被反動當局勒令解散,這個金劍嘯挺身而出為同學們爭取到了畢業文憑。演講的那個就是他。”王至誠才意識到他認識的比自己小10歲年僅21歲的書生,原來早參加了共字號。
孟小冬說:“據我們的材料,是中共黨組織派他回哈爾濱,開展東北地區的地下工作。”
中共哈爾濱市委成立後,金劍嘯被任命為西區道裡區)區委宣傳委員,接受楊靖宇的指示,同作家羅烽一起以公證人事務所書記員的公開身份負責哈爾濱文藝界的“反日會”工作,指導北滿地區的革命文藝活動,參與中共哈爾濱市委創辦的一個宣傳抗日救國的油印小報,和羅烽共同負責籌備天馬廣告社。他還團結作家蕭軍、蕭紅、革命文藝作家侯小古等人,組織左翼東北作家群,早日使哈爾濱的革命文藝工作蓬勃發展起來。
從此,金劍嘯作為一名成熟的哈爾濱革命文藝運動的組織者和活動家,出色完成了黨交給的許多重要任務。
孟小冬苦口婆心地勸王至誠,“我知道你不會是共字號,為何要為共字號做好多事情?”
“為共字號做事?這不能亂說。”王至誠說,“我發表一些文章、攝影,搞一些書畫展覽,到一些高校、藝校去開講座,收一些學生,我是在為國家、民族和人民做事情。至於仰慕毛先生等共字號人,因為共字號站在人民的利益上。”
孟小冬欣慰地點了點頭,說:“其實,當時的蔣司令最怕的不是刺客,而是在一、二次“圍剿”中,讓他打了敗仗令他頭痛的毛先生。
1930年底,毛先生以“誘敵深入”的戰法,在短短5天時間裡,帶領紅軍連續打了2個大勝仗,打破了蔣司令對根據地的第一次“圍剿”。此次勝利,蔣司令“送”給毛先生一個重要的“禮物”——無線電台,讓毛先生領導的紅軍如虎添翼。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給紅軍自然帶來士氣高漲,毛先生接著攻打縣城,紅軍迅速占領了瑞金等縣城,通過打土豪、分田地,增加了不少給養和經匪,摧毀了不少地主豪紳武裝,擴大了革命根據,地方武裝也得到迅速發展。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