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驕陽炙烤著晉西北平原,龜裂的田地上蒸騰起扭曲的熱浪。李雲龍蹲在剛挖好的反坦克壕邊,指尖撚起一撮乾燥的黃土。遠處傳來引擎的轟鳴聲,三輛繳獲的日軍卡車正在訓練場上學著蛇形機動,揚起的塵土像一條黃龍。
"團長,省城的情報。"偵察連長孫大勝貓著腰跑來,這個從晉綏軍投誠過來的老兵臉上多了道新疤,"鬼子從東北調來了戰車中隊,清一色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李雲龍展開情報圖,上麵詳細標注了坦克的性能參數:57毫米短管炮,兩挺7.7毫米機槍,裝甲最厚處25毫米。他眉頭擰成了疙瘩——獨立團現有的武器,連坦克的皮都蹭不破。
"老趙那邊怎麼說?"
"正在試製反坦克地雷。"孫大勝擦了把汗,"但缺一種特種鋼材,彈簧片強度不夠。"
兵工廠的窯洞裡熱得像蒸籠。老趙正帶著徒弟們改造繳獲的日軍炮彈,見李雲龍進來,老鐵匠舉起個怪模怪樣的鐵疙瘩:"團長,您看這個"鐵西瓜",裝藥五斤,專啃坦克履帶!"
李雲龍掂了掂,突然問:"能扔多遠?"
"力氣大的...二十米?"老趙撓撓花白頭發,"再近就..."
話沒說完,窯洞外突然傳來急促的哨聲。通訊兵氣喘籲籲地衝進來:"報告!前沿觀察哨發現日軍裝甲縱隊,距離黑雲嶺不到三十裡!"
作戰會議在指揮部緊急召開。牆上掛著的手繪地圖上,幾個紅色箭頭直指根據地核心區域。李雲龍用刺刀鞘點著黑石峪:"這裡地勢狹窄,坦克展不開,是伏擊的最佳地點。"
"可咱們拿什麼打?"張大彪拍著空蕩蕩的彈藥箱,"全團的炮彈加起來不夠喂飽一輛坦克!"
"用腦子打!"李雲龍轉向角落裡的小林,"那種特種鋼材,省城倉庫具體在什麼位置?"
這個日本反戰士兵趕緊攤開地圖:"火車站...東側倉庫...有武裝巡邏..."
計劃在敵情壓迫下迅速成型:由孫大勝帶隊偽裝成日軍工兵混入省城;王喜武的狙擊組負責製造混亂;李雲龍親率主力在黑石峪設伏。最關鍵的是速戰速決——必須在日軍坦克趕到前弄回特種鋼材!
傍晚時分,孫大勝的隊伍出發了。十二個精挑細選的戰士穿著改裝的日軍軍裝,卡車也是繳獲的九四式,連車牌照都仿製得一模一樣。小林作為技術顧問隨行,他的日語能應付一般盤查。
李雲龍站在村口送行,突然拽住孫大勝:"記住,東西到手立刻撤,彆戀戰!"
"放心吧團長。"孫大勝拍了拍藏在座位下的衝鋒槍,"俺還等著回來喝慶功酒呢!"
黑石峪的伏擊陣地連夜構築。戰士們挖了三道反坦克壕,在關鍵位置埋設老趙特製的"鐵西瓜"。李雲龍親自檢查每個火力點,不時蹲下來用望遠鏡觀察預設射界。
"團長,您看這樣行不?"王喜武指著崖壁上懸著的巨石,"砍斷繩索就能封路。"
李雲龍剛要說話,電台兵突然跑來:"孫連長來電,已抵達省城!"
省城火車站戒備森嚴。孫大勝的"工兵隊"卻大搖大擺地開到了東倉庫門口——小林偽造的派工單起了關鍵作用。站崗的日軍曹長檢查證件時,孫大勝故意用關東腔抱怨:"八嘎!這批鋼材要得急,耽誤了前線工事,你切腹嗎?"
倉庫裡的情景讓眾人倒吸涼氣:成堆的鋼板上都標著"特種軍用",但最需要的彈簧鋼卻在最裡側,需要起重機才能搬運。
"動作快!"孫大勝低聲命令,"兩個人放哨,其餘人裝車!"
戰士們兩人一組,用液壓剪切斷捆紮帶。就在第三塊鋼板剛抬上卡車時,月台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
"暴露了!"小林臉色煞白,"是...是例行檢查..."
孫大勝當機立斷:"繼續裝!能裝多少裝多少!"說著抄起衝鋒槍就往外走。
站台上,五個日軍正朝倉庫走來。領頭的軍官狐疑地打量著這隊"工兵",手已經按在了槍套上。孫大勝點頭哈腰地迎上去,突然一個箭步貼近,匕首直接捅進對方心窩!
"打!"
激烈的槍戰在站台爆發。王喜武的狙擊組準時在鐵道另一側製造爆炸,吸引了大部分守軍。孫大勝帶著人拚命裝車,直到卡車輪胎都壓扁了才跳上駕駛室。
"撤!全體撤退!"
卡車咆哮著衝出倉庫區,子彈在後擋板上濺起火星。轉過一個急彎時,車廂裡的小林突然大喊:"停車!快停車!"
前方鐵道口正在緩緩降下欄杆——一列軍列即將通過!孫大勝猛踩油門,卡車像頭發狂的公牛撞斷欄杆,在火車汽笛聲中驚險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