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新征程的號角_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0章 新征程的號角(2 / 2)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雲龍大部分時間依舊沉默地看著窗外,內心卻不像北歸時那樣充滿感慨和回顧,而是逐漸被一種對新環境的未知和對新知識的渴求所填充。

列車終於緩緩駛入了南京下關火車站。站台上,早有軍事學院籌備處的工作人員舉著牌子等候。一位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年輕軍官確認了李雲龍的身份後,熱情地接過行李。

“李雲龍同誌,歡迎您!我是學院籌備處乾事,姓陳。車已經在站外等候了。”

走出車站,一股濕潤而略帶寒意的江南空氣撲麵而來。南京城展現在眼前,這座古老的都城同樣留下了戰爭的傷疤,許多建築上還能看到彈痕,但城市整體氛圍寧靜而有序,街道兩旁的行道樹依然保持著綠意,給人一種沉穩而富有底蘊的感覺。

吉普車穿過城區,駛向位於城東的軍事學院所在地。那裡原是民國時期的一所陸軍軍校舊址,經過緊張的整修和擴建,即將承擔起培養新中國高級軍事人才的使命。

車子駛入學院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操場、整齊的營房和莊重的中西合璧式教學大樓。雖然一切看起來都還很新,甚至有些地方還在進行最後的施工掃尾,但一種嚴謹、肅穆的軍事學府氣息已經彌漫開來。隨處可見穿著新式五零式軍服、佩戴著不同部隊符號的軍官們在走動、交談,他們大多年紀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神情沉穩,目光銳利,顯然都是來自各部隊的優秀指揮員。

報到手續簡單而高效。在籌備處,李雲龍領取了學員證、宿舍鑰匙、飯票以及一大摞嶄新的教材和學習資料。教材的名稱讓他既感到陌生又充滿期待:《戰術學》、《戰役學》、《軍事地形學》、《軍兵種知識》、《近代戰爭史》……他隨手翻開一本,裡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圖表、符號,讓他這個習慣了看地圖、沙盤和直接下命令的老兵感到一陣眩暈,但同時,一股強烈的征服欲也被激發起來——再難啃的骨頭,也得把它啃下來!

宿舍是兩人一間,條件比招待所和前線軍營好了太多。潔白的牆壁,木質的地板,兩張單人床,兩張書桌,一個書架,甚至還有獨立的衛生間。他的室友還沒到。李雲龍將行李放在空床上,走到窗邊。窗外正對著操場,遠處是紫金山朦朧的山影。

這裡,就是他未來至少一年要學習和生活的地方了。環境陌生,挑戰未知。

傍晚,他在學員食堂吃了第一頓飯。食堂寬敞明亮,夥食標準明顯很高,四菜一湯,有葷有素,米飯管夠。許多先到的學員已經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吃飯、交談。李雲龍獨自坐在一角,安靜地吃著,耳朵卻捕捉著周圍的談話聲。大家討論的多是剛剛結束的戰爭、部隊建設的體會以及對即將開始的學習的期待,不乏真知灼見和激烈爭論。他意識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和他一樣,是帶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深深的思考而來的,未來的學習,不僅是向教員學,也是彼此之間的交流和碰撞。

第二天,李雲龍起得很早,習慣性地在操場上跑了幾圈。清晨的學院空氣清冷,操場上已經有不少同樣早起鍛煉的學員。沒有人組織,但一種無形的競爭和自律氛圍已然形成。

上午,他按照通知,去領取了配發的學習用品:鋼筆、墨水、筆記本、繪圖工具等等。捧著這些對他來說比槍炮更顯陌生的“裝備”,他感到有些新奇,又有些沉重。

下午,他決定去學院的圖書館看看。圖書館是一棟獨立的二層小樓,裡麵安靜異常,充滿了書本特有的墨香。書架高大林立,分門彆類地擺放著中外軍事、政治、曆史、地理等方麵的書籍,數量之多,種類之繁,是李雲龍生平僅見。許多學員已經靜靜地坐在閱覽桌前,埋頭閱讀或做著筆記。那種專注而渴求知識的氛圍,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小心翼翼地走到軍事理論類的書架前,抽出一本《合同戰術概論》,找到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了下來。

翻開書頁,陌生的術語、複雜的推演、抽象的原則撲麵而來。他讀得很慢,很吃力,許多地方需要反複琢磨才能理解一二。但他沒有煩躁,也沒有氣餒。他想起在朝鮮戰場上,麵對敵人鋪天蓋地的炮火和鋼鐵洪流時的那種無力感;想起談判桌上,對方憑借技術優勢帶來的那種隱形的傲慢;想起那些因為裝備落後、後勤不濟而犧牲的年輕戰士……他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更加堅定,逐字逐句地啃著那些晦澀的文字。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在他身邊停下。李雲龍抬起頭,看到一位同樣穿著學員軍裝、年紀比他稍長、氣質儒雅的中年人正微笑著看著他。

“同誌,剛來的?看你這眉頭皺的,這書確實不太好啃。”來人聲音溫和。

李雲龍連忙站起身:“是啊,第一天看。好多地方看不懂。李雲龍,原誌願軍xx軍團長。”

來人伸出手:“李偉,原第一野戰軍xx師師長。你好,李雲龍同誌,你的名字我可是如雷貫耳啊,板門店回來的戰鬥英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握了握手。丁偉看起來像個教書先生,但眼神中自有軍人的銳利和沉穩。

“互相學習,”李雲龍說道,“以後少不了要向你請教。”

“談不上請教,共同進步。”李偉笑道,“這些理論的東西,剛開始是有點摸不著門道,結合咱們自己的實戰經驗去理解,就好多了。有空多交流。”

“一定!”李雲龍點頭。他感到,在這裡,他不再是那個獨當一麵、說一不二的團長,而是一個需要重新開始、虛心求教的學生。這種身份的轉變,讓他感到些許不適,但更多的是一種久違的、充滿動力的新鮮感。

接下來的兩天,李雲龍逐漸熟悉著學院的環境。他的室友也報到了,是一位來自第四野戰軍的炮兵團長,性格豪爽,對火炮運用極有心得。他們很快便熟絡起來,晚上常在宿舍裡交流各自的戰鬥經曆和對一些戰術問題的看法,有時爭得麵紅耳赤,有時又互相啟發,獲益良多。

正式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學院組織全體學員觀看了新拍攝的紀錄片《偉大的抗美援朝》。銀幕上,冰天雪地的長津湖、硝煙彌漫的上甘嶺、鋼鐵呼嘯的天空、戰士們英勇衝鋒的身影、談判桌前嚴肅的鬥爭……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再次呈現,震撼著每一位學員的心靈。

電影結束時,全場靜默無聲,許多人眼中都閃爍著淚光。那不是悲傷,而是一種經曆過巨大犧牲和考驗後,沉澱下來的崇高與堅毅。

李雲龍坐在黑暗中,胸中的情緒洶湧澎湃。他走過的路,付出的代價,追求的夢想,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清晰和具體。

第二天清晨,嘹亮的軍號聲劃破了軍事學院的寧靜,不同於戰場上的衝鋒號,這號聲更加悠揚、規範,帶著一種屬於校園的獨特節奏。

李雲龍和其他學員一樣,換上筆挺的軍裝,佩戴好學員肩章,提前十分鐘到達指定的教學樓教室。教室裡桌椅整齊,黑板上方懸掛著國旗和軍旗。學員們安靜地入座,神情莊重而期待。

上課鈴聲響起。一位穿著軍裝、鬢角花白、目光深邃的教員走上講台。他並沒有立刻開始講課,而是用目光緩緩掃過台下每一位學員的臉龐,這些臉孔大多年輕而堅毅,帶著戰火留下的風霜,也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同誌們,”教員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從今天起,你們的名字前麵,可以加上‘學員’二字了。這不僅僅是一個稱呼的改變,它意味著你們肩負起了新的、也許更加艱巨的使命。”

“你們來自四麵八方,來自不同的戰場,你們為國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戰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但是,”他話鋒一轉,“過去的勝利,不代表未來的勝利。過去的經驗,不能完全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為什麼要把你們這些功臣從戰場上、從部隊裡請到這裡來?就是要讓你們暫時放下槍杆子,拿起筆杆子;就是要讓你們把寶貴的實戰經驗,與科學的軍事理論結合起來;就是要讓你們從優秀的指揮員,成長為懂得如何建設現代化國防、能夠指揮現代化戰爭的戰略型人才!”

“這條路,不會比衝鋒陷陣更容易,甚至可能更艱苦,更考驗人的意誌和智慧。你們將要學習的,是你們過去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知識領域。你們可能會遇到困難,可能會感到困惑。但我希望你們記住,你們今天坐在這裡學習,是為了明天我們的戰士能少流血,是為了我們的國家能更強大,是為了我們的人民能永享和平!”

教員的話語,如同重錘,敲擊在每一位學員的心上,也包括李雲龍。他感到胸腔裡有一股熱流在湧動,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變得無比清晰。

教員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遒勁的大字:“求是”。

“這是我們學院的校訓,也是你們未來學習和研究必須遵循的原則。實事求是,探索真理,掌握規律。”

第一堂課,正式開始了。教員開始講解《戰役學》導論。李雲龍打開嶄新的筆記本,拿起那支還不太習慣使用的鋼筆,深吸一口氣,排除一切雜念,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講台上,投入到了那片對他來說既陌生又充滿吸引力的知識海洋之中。

他的筆尖在紙麵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春蠶食葉,又如同新的征程上,悄然響起的、堅定而執著的腳步聲。

窗外,陽光正好,照亮了整潔的校園,也照亮了教室裡這些共和國未來將星們專注而渴望的麵容。他們的戰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剛剛開始。

全書完)

喜歡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請大家收藏:()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清代當知縣 大明掘墓人 那些年對我窮追不舍的女人 四合院:傻柱快求求你哥,彆打了 穿書全網黑?炮灰把娛樂圈掀了 旱災荒年:娘子送我雙胞胎姐妹! 薄荷糖的夏天 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 霍格沃茨:中國式教授 黑夜裡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