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辦事就是快。
十月一號的上午,陳家四口看著眼前已經建了一層半的彆墅主體,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個來月的時間,不僅完成了宅基地審批和基礎施工,還澆築了一半的主體結構。
這個速度在陳家村,是從未出現過的。
看著正在忙碌的工人師傅,陳蕊好奇地說道:“爸,今天是國慶節,他們不放假的嗎?”
陳爸摸了摸她的頭:“在家裡給人建房子,都是有活就乾,沒活就休息。除了過年以外,其它的節假日是不論的。”
“那也太辛苦了,我們都放假了,就他們還在工作。”
“傻丫頭,這行掙的就是辛苦錢。彆看他們現在忙,等乾完咱們家的活,就是休息半年都不用擔心沒錢花。”
建造這棟彆墅的施工隊,是於秋林介紹過來的。
陳爸明著跟包工頭說了:敢拖欠工人一分錢的工資,後續的尾款你就彆想要!
其實現在的農村,無論是當瓦匠還是木匠,日工資都是很高的。
有活乾的時候,一個月掙個八九千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是包工的話,還能再漲個一大截。
要知道,現在省城的平均工資隻有兩千來塊錢。
可這麼高的收入,乾這行的人卻越來越少。
原因很簡單。
欠賬。
江省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建房子時,都有一個默認的潛規則,那就是可以欠賬。
打個比方說,20萬的工錢,動工之前先給你個一兩萬,剩下的每乾完一部分再給個一兩萬。到最後,房子建完,一般都還會有一半的錢沒結清。
當然,剩下的錢人家也不是不給。
隻是需要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去問,每問一次,就再給個一兩萬,直到四五年以後,才能把錢徹底結清。
這種情況下,且不說錢一直在貶值,拖得越久,工人越虧。
光是要賬過程中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就足夠讓人苦不堪言。
所以儘管這個行業明麵上收入高,可很多人還是選擇放棄,轉而去城裡打工。
對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工資高低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錢能拿到手裡。
陳家這棟彆墅,還有陳瑞他外婆家那棟彆墅,采取的付款模式都是現做現結。
每做完一層,驗收通過,立馬給一層的錢,一天都不耽誤。
所以工人師傅們熱情高漲,乾勁十足。
圍著工地看了一圈後,陳爸夾著兩條煙到村裡走朋友去了。
陳蕊和陳老爺子、陳老太遛馬去了。
家裡就剩下陳媽和陳瑞。
陳瑞開口道:“媽,明天叫小舅他們來吃頓飯吧。”
陳媽看了他一眼:“叫他們乾什麼?你小舅媽那張臉,我看到就煩。”
陳瑞笑著說道:“你煩小舅媽,總不煩你的侄子和侄女吧?接兩個小家夥來家裡玩玩,他們很久沒來了。”
“有什麼好接的?他們就在寧城上學,平常就能看到。”
“媽,那是寧城,這是老家,不一樣的。咱們回來了,小舅他們也回來了,按理說是要請他們來吃頓飯的。”